百年传承与数智创新,乌江榨菜革新佐餐开味菜产业格局

2025-09-16 16:07:19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小城走出,一颗普通的青菜头,历经百年工艺沉淀与数智化革新,已成长为支撑百亿级产业的核心载体。作为世界三大酱腌菜中产销规模与品牌影响力双冠的产业代表,涪陵榨菜不仅串联起50万种植农

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小城走出,一颗普通的青菜头,历经百年工艺沉淀与数智化革新,已成长为支撑百亿级产业的核心载体。作为世界三大酱腌菜中产销规模与品牌影响力双冠的产业代表,涪陵榨菜不仅串联起50万种植农户与10万供应链从业者的生计,更在新时代浪潮中,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书写着传统产业的蜕变新篇。

回溯涪陵榨菜集团的发展历程,其根基深植于历史积淀与持续革新。上世纪50年代,从“川东军需榨菜厂”起步,历经公私并存、供销社代管等阶段,在改革开放与三峡移民机遇中完成机械化转型——2004年首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投产,2010年深交所上市后加速智能化探索,2019年首条智能化生产线落地,2025年初攻克行业难题的智能剥筋设备发布,每一步都紧扣时代需求,集团旗下的乌江牌榨菜更是全球热销超200亿包。如今,集团旗下白鹤梁榨菜厂整合中、日、德、美、瑞等五国技术,四条生产线实现年产能5.6万吨、产值近10亿元,更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以最低保护价与随行就市机制,保障6000斤/亩的稳定产量,筑牢产业根基。

在技术创新领域,涪陵榨菜集团围绕品质升级与效率提升双向突破。生产端,2024年投入 7000余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将螺杆式计量升级为多头秤称重,抽板式装箱改为智能吸盘式,卧式真空包装替换为旋转式,使鲜脆车间丝形合格率从74%提升至85%,日产量从8000件增至10000件,还实现柔性化生产多品类产品。

品质把控上,乌江榨菜摒弃传统防腐剂,采用香辛料保鲜、充氮锁鲜、巴氏杀菌等“栅栏技术”,并通过FSSC22000国际食品安全认证。同时,联合中科院、江南大学等科研力量,攻克设备通信协议兼容、精准控制算法等数字化难题,目前智能化车间仅需30余人,人力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数倍提升。

产品创新层面,乌江榨菜以“健康化”与“场景化”为核心,持续拓宽品类边界。其响应“三减三健”号召,运用梯度用盐、三级线性脱盐等技术,推出减盐超30% 的“只有乌江”高端脆口榨菜芯系列,还开发出“乌江・小脆口”年轻化产品;首创“爆炒系列”,以油炒工艺替代传统拌料,推出爆炒酸菜、豇豆等新品,兼顾风味与口感需求;挖掘传统工艺价值,将榨菜腌制产生的盐水循环利用,开发出氨基酸含量更高的榨菜酱油,实现资源减排与产品升级双重目标。

2025年半年报显示,涪陵榨菜集团半年度实现营收13.13亿元、同比增长0.51%,实现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减少1.66%。其中,榨菜品类营收11.23亿元,萝卜品类营收增长38.35%,肉末豇豆、老重庆杂酱成抖音爆款,B 端餐饮产品与线上专销品持续拓展,丰富的产品矩阵支撑起主业稳健。

渠道与绿色发展的多维布局,为涪陵榨菜集团注入新增长动能。渠道端,涪陵榨菜集团于2025年成立餐饮、新渠道、国际三大事业部,餐饮业务同比增长37%,出口逆势增长8%,产品覆盖全球86个国家及地区,1-8月新增11家直接出口客户,电商下饭菜品类占比从10%提升至17%;绿色发展方面,投资50亿元建设“中国榨菜城”,规划年产30万吨精品榨菜、10万吨泡菜等智能化生产线,预计建成后年产值超100亿元;投建“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采用纳米防水墙面、聚氨酯耐磨地面等环保设施,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如今,涪陵榨菜集团正以“榨菜+”“酱类+”双轮驱动战略,在数智化转型中焕发新生。从一颗青菜头的精细化加工,到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这家百年企业不仅守住了传统产业的匠心,更以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与绿色实践,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涪陵样本”。未来,随着“中国榨菜城”等项目落地,涪陵榨菜集团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全球市场中传递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