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2025零碳峰会在上海举行,这场由第一财经与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联合主办,携手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权威单位的行业盛会,正式揭晓了“零碳地球系列奖项”。其中,先导智能凭借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低碳实践,与比亚迪、协鑫、AkzoNobel等企业共同斩获“零碳地球·奇点奖”。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先导智能以技术创新为战略核心,在全球布局180万平方米的研发与制造基地,研发团队规模超5000人,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占营收10%以上,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200余项。其业务覆盖25个国家与地区,通过19家境外分支机构和60余个服务网点,形成从技术研发到本地化服务的完整闭环。
零碳承诺:从目标到行动的实践范式
先导智能率先在新能源装备行业提出碳中和时间表:2030年实现核心运营碳达峰,2035年达成碳中和。公司严格遵循ISO14064、ISO14067等国际标准,通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核算及国际核证减排量(VCS)、中国绿证(GEC)交易推进碳抵消。2025年,其无锡第二工厂成为国内行业首家通过ISO14068碳中和认证的工厂,同年发布的《气候行动白皮书》系统披露了从供应链到生产运营的全链条减碳路径。
全链减碳:技术赋能与运营优化双轮驱动
产品研发是先导智能推动全产业链低碳升级的关键抓手。针对锂电、光伏、氢能、储能等新能源核心领域,公司打造绿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尤其在固态电池、干法电极、超薄电解质膜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助力客户建成全球首个自动化氢能电解槽工厂,加速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在产品节能优化上,先导智能推出多项行业领先方案:第三代干法成膜复合机较传统湿法工艺降低38%能耗,同时节约80%厂房面积;AI电池容量预测技术可减少50%分容设备投入、缩短50%检测时间、降低60%能耗,从制造环节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客户降本减碳提供有力支撑。
在生产运营环节,先导智能以绿色工厂建设为核心,通过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年节电168万千瓦时;通过终端产品包装优化,累计减碳约70.59万吨。目前,先导智能国内基地工程车已全面完成电气化改造,园区屋顶光伏装机容量达3.9兆瓦,预计2026年将突破20兆瓦,实现光伏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比例。此外,先导智能将 ESG 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与员工行为引导:在供应链端,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降碳,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在员工端,通过系列文化机制建设,提升全员绿色意识与实践参与度。
生态共建:ESG理念贯穿全价值链
在ESG信息披露与行业影响力方面,先导智能已连续五年发布社会责任/ ESG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与透明度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获CDP气候与水安全评级B级;2025年,成功跻身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Wind ESG评级升至AA,并入选 “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50强”、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等多个权威榜单,成为行业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标杆企业。
此次“零碳地球·奇点奖”的授予,不仅是对先导智能技术实力与减碳成果的肯定,更凸显了企业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力量。先导智能以数据化、标准化的实践路径,为全球零碳未来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