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口结构调整,老龄化加速。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养老已从“家庭私事”升级为“社会公共议题”。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养老需求的不断升级催生了万亿级经济蓝海。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预计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
目前,中国90%的老年人仍旧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58.7%的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问题,其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需求日益凸显,为适老性装修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住建部测算,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可达到3万亿元。
二、政策支持与行业标准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已明确提出支持居家养老生活设施适老化改造。为了推动适老性装修市场的发展,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通知,对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给予补贴与标准双轮驱动。政府补贴覆盖家庭可达60%,2025年9月1日实施的《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指南》中已明确设计的安全性、易用性、舒适性、智能化四大原则。
三、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消费市场仍然处于小、散、乱的早期发展阶段,适老装修尚未出现全国性的绝对龙头品牌。专业的适老家具、建材等品类仍不够丰富,成本较高。极度缺乏既懂老年学、护理知识,又精通空间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行业未来需通过标准化服务、供应链优化和科技人文融合,做到企业不是只卖产品,而是提供包括需求评估、方案设计、施工改造、售后维护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还应与家政、护理、医疗等行业进行板块联动,构建以居家为核心的养老生态系统。
结论:适老性装修行业在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驱动的爆发前夜。虽然面临挑战,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积极的社会价值,注定使其成为养老产业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黄金赛道。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谁能真正理解老年需求、整合供应链、降低消费门槛并建立信任品牌,谁就能在这场“银发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马晨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