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左店镇陆桥社区的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派热闹的丰收图景扑面而来。枝头上,金黄饱满的秋月梨压弯了枝条,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翠绿的黄瓜顶花带刺,每一株作物都透着蓬勃的生机。田间地头,村民们穿梭忙碌,采摘、搬运、分拣、装箱,动作娴熟利落,欢声笑语伴着蔬果的清香,勾勒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丰收画卷。
其中,大棚黄瓜的产销两旺格外亮眼。刚从藤蔓上摘下的黄瓜,被村民们仔细挑选、分类,再整齐地装入包装箱称重,准备发往各地市场。得益于科学的种植方法与精细化管理,今年的黄瓜不仅品相佳、口感好,产量更是创下新高——平均每两天就能采收约250公斤,截至目前,仅黄瓜一项的总收益就已突破8万元,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果”。
这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背后,藏着长丰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陆桥社区地处高塘湖湾区,千百年的河流沉积造就了这里平坦的地势、深厚的土层,独特的河湾沙壤土更是种植果蔬的“天然沃土”,只是这份资源优势,曾一度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转机始于长丰县局的定点帮扶。在工作队的推动下,占地112亩的98座现代钢架大棚相继拔地而起,规整的大棚群取代了昔日零散的农田,果蔬种植正式成为陆桥社区的特色产业。如今,这里不仅为周边百姓的“菜篮子”添了鲜、加了彩,更让农户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成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引擎。
随着产业发展步入正轨,陆桥社区进一步立足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遵循“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原则,加快推动果蔬产业向高产、高质、高效升级。通过土地流转,社区已盘活700多亩闲置土地,既让“沉睡”的土地资源焕发活力,也为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拓宽了路径。
“蔬菜产业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加上有科学种植技术和冷藏保鲜设施兜底,我们种起来特别有底气。”说起产业发展的保障,陆桥社区蔬菜种植大户胡成永满脸感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主动帮我们协调创业贷款、办理农业保险,把我们的后顾之忧全解决了。这两年,咱们村的‘靠天收’秋月梨、‘硕丰源’草莓、‘长丰’青萝卜名气越来越大,收购商专门认这些牌子,价格也比普通品种高不少,乡亲们都尝到了甜头。”
发展特色产业,技术是关键。为了让种植户掌握“金刚钻”,驻村工作队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从果蔬土壤保护与改良,到机械化生产操作,再到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队队员全程跟踪指导;每逢关键种植时节,还会邀请农业技术员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教村民选种、施肥、管理、防病害,把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操指南”。在技术赋能下,村民的种植技能显著提升,为农产品提质、农户增收筑牢了根基。
果蔬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心剂,更给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只要愿意干,一年到头都有活干!”清晨的阳光刚洒进大棚,村民胡成勇就带着3名同伴忙着采收辣椒,动作熟练又麻利,“大棚里的活儿我们都摸透了,谁家需要帮忙,一个电话我们就到,既能挣钱又能互相照应。”
“现在社区每年光是支付用工费就有10几万元,这笔钱实实在在落进了村民口袋里。而且本地村民有种植经验,对土地也有感情,干活特别负责。”长丰县局驻陆桥社区工作队队长张政介绍,就业岗位的增加,让越来越多村民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烟草公司不仅帮我们出思路、定方向,还帮着修道路、拓销路,一步步推动果蔬产业从零散种植走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助推集体经济持续攀升。”陆桥社区党支部书记胡守昊话语间满是振奋,“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分拣、包装提升果蔬附加值,把农业产业链拉得更长,让农民赚更多钱,让农业发展更有奔头。”
秋日的阳光洒满陆桥社区的田野,照亮了沉甸甸的果实,也照亮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丰收的喜悦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交织,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新程,正跟着村民们忙碌的脚步、伴着大棚里生长的生机,将丰收的喜悦酿成希望的未来。(刘欣 王明礼 查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