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师节当天,祥鹏航空昆明基地训练场上,整齐划一的口令声与铿锵有力的步伐声交织成一片。身着作训服的航空安全员教员刘学磊,正以洪亮的口令带领一批安全员开展日常训练。上午的课堂里,他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引导学员们思考应对策略;下午的训练场上,他则与学员们在汗水与呐喊中共同完成体能和战术动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航“传帮带”的精神内涵。
9月10日,刘学磊正在组织安全员开展技能科目训练 祥鹏航空供图
初心启航:从校园到蓝天的逐梦之旅
自2014年大学毕业后,刘学磊怀揣着对蓝天的向往,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祥鹏航空,成为航空安保队伍中的一员。多年来,他累计安全飞行超过6600小时,用坚守和执着守护着每一架航班的空防安全。与此同时,他在航空安保“教培”一线默默耕耘,累计培养了50余名航空安全员,为公司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刘学磊正在进行航空器客舱安保检查 祥鹏航空供图
近年来,刘学磊多次获得辽宁方大集团和祥鹏航空的表彰,而在这些荣誉中,他最为珍视的是在辽宁方大集团“师带徒”人才培养工作中被授予的“桃李传承”最佳业务导师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他教学工作的褒奖,更是对他多年“传帮带”精神的肯定。
航线带飞:60小时的蜕变之路
航线带飞,是新入职安全员从学员成长为独立执勤人员的必经之路。刘学磊作为这一过程的见证者和引导者,先后带飞过多个批次的学员,亲眼见证了无数年轻安全员从青涩稚嫩到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的蜕变过程。对他而言,每一次带飞,都是一次责任的接力,都是对安全承诺的践行。
按照规章要求,每名学员至少要完成60小时的航线带飞,在真实航班环境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具备“放单”上岗的资格。在这60个小时的带飞时间里,刘学磊不仅是学员们的“监考官”,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航前,他严格把关证件携带、酒测签到、器械清点、执勤记录仪检查等每一个环节,要求学员们按标准完成安保检查,确保万无一失。航后,他逐条复盘讲评,既指出学员们的优缺点,又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帮助他们不断精进。
刘学磊正在向学员演示客舱安保检查 祥鹏航空供图
零零后航空安全员吴峻锋,是刘学磊带飞的最新一批学员之一。他回忆起第一次在师父面前独立演示航前客舱安保检查时的情景:“我只是按照既定流程走完动作,表面上程序没错,但实际上很多细节没有深入去核查,只是‘看了个大概’。师傅当场提醒我,‘安保检查不是走形式,每一个动作都关乎航班安全,每一个细节都要检查到位。’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做的只是皮毛,没有真正领悟安保工作的本质。”
正是刘学磊身上这种“扣细节、真落实”的精神,让学员们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养成习惯。他们从最初的照章行事,到真正把安全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夯实每一个航班安全运行的基础。
日常训练:课题驱动,实训为本
航空安全员的“日常训练”,是执照保持和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它涵盖理论、体能、技能等多个科目,由教员定期组织实施,确保安全员始终保持岗位胜任力。对刘学磊来说,日常训练带训不仅是授课与示范的过程,更是一种基于课题研究的系统教学过程。
在教室里,刘学磊经常承担一些对学员来说较难掌握、但在实际执勤中又十分关键的课程,如《爆炸物识别》《异常行为识别》等。这类课程理论性强、情景复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往往容易停留在概念层面,让学员难以形成具体印象。为此,他总是结合自身经验,把知识点融入真实案例中,引导学员代入情境思考。他会以第一视角设问:“如果这一幕就在你航班上,你第一步会怎么做?”在学员作答后,他再逐一点评,既肯定学员的主动思考与进步,又指出短板与不足,并提炼关键词和处置要点,帮助学员在互动中加深记忆,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动作和清晰思路。
9月10日,刘学磊正在向学员讲解理论课程 祥鹏航空供图
在训练场上,刘学磊从不止于“动嘴讲解”,而是亲自上阵“动手示范”。无论是3000米长跑、拳击术、客舱制敌术还是器械操作,每一个科目他都和学员一同完成,边示范边指导。跑步时,他盯着队伍的节奏和呼吸,提醒大家如何调整配速;拳击训练中,他反复演示动作要领,要求学员做到出拳有力、步伐稳健;在客舱制敌术和器械装备使用等一类专业训练中,他更是注重细节把控和重复训练,要求学员对每一个动作的速度、角度和衔接都精准无误,形成肌肉记忆,确保在高压环境下也能迅速反应。
此外,刘学磊还主动结合行业典型机上案(事)件和民航局公安局最新要求,开展针对性课题开发,在研究中不断总结规律、完善方法,并将成果转化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多年来,他已系统性完成《技能训练、考核要点及注意事项》《机上案(事)件综合能力提升》等多个课题。正是这种“训练+研究”的结合,使得他的教学更贴近实战、更符合当前形势。
考官担当:严字当头守好底线
刘学磊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员考官。在民航体系中,考官由民航局公安局统一选拔和管理,是全国范围内负责航空安全员资质考核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是标准的执行者,更是行业安全底线的守护者。
自2021年被聘任为航空安全员考官以来,刘学磊多次受民航局公安局委派,参与全国范围的航空安全员资质训练考核工作。无论是新入职人员必须完成的60天初任训练考核,还是在岗安全员每三年一次的定期训练考核,他始终坚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放宽任何一道程序,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在他看来,考官的职责就是把关,签字不仅是一道程序,更是一份庄重的承诺。每一个“合格”都意味着一名航空安全员能够走上工作岗位,而背后承载的,是旅客的信任与航班的空防安全。
薪火相传:共筑民航安全“钢铁防线”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祥鹏航空,一代代“蓝天卫士”的成长背后,离不开众多如刘学磊这般甘当人梯、勇挑重担的教员。他们以行动诠释责任,用信念传递担当,将民航“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传”中倾囊相授理念,于“帮”里精心传授技巧,在“带”间助力学员成长。
他们不仅是业务上的领路人,无私分享多年积累的飞行技术、执勤经验、服务技巧与应急处置方法;更是作风上的标杆,让一批批新生力量学习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工作态度,感悟到“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职业精神。
长期以来,祥鹏航空高度重视空勤队伍资质能力建设,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培训体系,着力提升训练质量。后续,公司还将进一步优化教员梯队建设,构建以经验丰富教员为骨干、年轻业务能手为补充的层级化培养格局,为民航事业的安全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让每一架航班都能在安全的轨道上平稳翱翔。(杨超、艾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