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践行青年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2025年7月9日至14日,运输经济管理学院“铁色江北·鼓动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寻访、体验与传播之旅。队员们以青年视角记录非遗故事,用青春力量播撒文化火种。
对话非遗守护人:鼓韵铿锵溯源流
实践队首站探访南京江北新区留左大鼓表演团。作为极具地域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左大鼓以其磅礴气势、独特韵律和深厚底蕴闻名遐迩。队员们怀揣敬意,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传承人动情讲述了大鼓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当下传承现状,言语间尽显对古老艺术的深厚情感与执着坚守。访谈后,队员们跃跃欲试,在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下,亲身感受留左大鼓的基本打法和节奏技巧。从最初的生疏摸索到逐渐把握韵律,铿锵有力的鼓点、富有感染力的节奏,让队员们深刻领略到传统打击乐的艺术震撼,更切身体会到非遗守护者匠心传承的不易。
寻味非遗匠心:板鸭醇香蕴传承
带着对非遗技艺的全新认知,实践队走进承载厚重文化底蕴的南京江北新区长芦板鸭厂。长芦板鸭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南京著名的非遗美食。队员们有幸采访到技艺传承人——南京长芦板鸭厂胡厂长。
胡厂长热情介绍了长芦板鸭的发展历程、严苛的制作标准、传承中的挑战以及在现代化生产中的坚守与创新,展现了老字号在时代洪流中焕发新生的智慧。随后,队员们深入车间,近距离观摩选鸭、腌制、定型、风干、晾晒等一道道严谨工序。浓郁的板鸭香气萦绕,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活动尾声,队员们品尝了新鲜出炉的长芦板鸭。其皮白肉红、骨绿肉嫩、咸香可口、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赢得一致赞叹,实现了从“看非遗”到“品非遗”的深度体验升华。
播撒文化种子:童趣课堂传薪火
7月14日,实践队将前期学习调研的丰硕成果,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课堂,走进临泉社区,为20余名小朋友开展非遗科普活动。队员们精心设计,以“鼓声里的英雄故事”和“板鸭中的时间魔法”为主题,通过动画视频、互动问答,带领孩子们直观感受非遗魅力。
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争相举手参与。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体验了击鼓的乐趣,探索了中国悠久的鸭文化。社区负责人高度评价:“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了孩子心里,种下了兴趣的种子。”
青春脚步丈量文化根脉
从铿锵鼓点到醇厚鸭香,从田野调研到社区课堂,“铁色江北·鼓动青春”团队以脚步丈量非遗沃土,用行动诠释文化自信。经管院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正如留左大鼓的鼓点永不停歇,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也必将因青春力量的加入而更加宽广。
团队成员聂艺涵感想
7月9日,我们“铁色江北·鼓动青春”服务队怀着期待与敬意,走进南京六合区,探访了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左大鼓和长芦板鸭。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魅力,更让我们体会到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最难忘的是7月14日在临泉社区与小朋友们的互动。我们通过图片、视频和趣味演示,将大鼓的激昂与板鸭的匠心传递给孩子们。他们亮晶晶的眼睛和踊跃的提问,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非遗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鲜活的生活记忆。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愿做桥梁,让传统与现代共鸣,让“铁色江北”的故事永远鼓动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