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在这62天里,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7.02亿吨,同比增长4.8%,客货运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彰显了铁路部门的责任担当,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铁路部门充分发挥路网优势,科学调配运力资源。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实行暑期运行图,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同时,用好新线、新站能力,精准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及时增加热门时段、方向和区间的运力,满足了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无论是探亲访友的温馨之旅,还是追逐诗和远方的浪漫之行,铁路都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让每一位旅客都能踏上温馨、便捷的归乡路、出游路。
铁旅融合,更是成为了激活消费潜能的新引擎。铁路部门组织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特色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串联起各地的美食美景和人文名胜,实现“昼游夜行”“快旅慢游”,为旅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旅行体验。“齐鲁1号”“大河之南号”“星光・燕赵号”等特色旅游列车,不仅成为了移动的风景线,更打造了消费新场景,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诗和远方”的魅力,为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旅客出行体验的持续提升,也是铁路部门努力的方向。铁路12306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常态化运行,为旅客购票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旅途中,铁路部门做好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等服务,扩大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试点范围,加强对重点旅客的服务,满足了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从进站到上车,从乘车到出站,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铁路部门的贴心与关怀,让旅客的出行之路更加舒适、温馨。
在货物运输方面,铁路部门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暑运期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电煤2.43亿吨,确保了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5天以上,为各地迎峰度夏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同时,铁路部门做好粮食、化肥、抢险救灾物资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强化全程盯控,确保物资快速送达,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等稳定开行,提升了口岸运输能力和效率,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面对汛期的严峻考验,铁路部门全力做好防汛关键期重点工作。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出动巡查看守人员加强线路巡查和设备检修,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动态会商研判,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采取停运、限速、迂回等措施主动规避风险,同时加大运输服务资讯发布力度,做好车票退票、改签等服务,引导旅客安全有序出行。
这份暑运“成绩单”,是铁路部门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其责任担当的体现。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铁路部门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时代的轨道上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侯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