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白育辉支教队在辉南县第六中学的兴趣课程与学业辅导火热推进,此次夏令营的“心理特色活动”则犹如“润物细无声”般地贯彻在教学与生活的点滴,向辉南六中的同学们开启一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之门。
支教队邢慧琳老师通过兴趣课程“你的一日名校‘体验卡’”与“焦虑逃离计划”带领夏令营的同学们一同进行了一次“心理按摩”——在对大学生活的畅想与遨游中,同学们扫除了因迷茫与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恐惧;在关于考前焦虑的探讨里,邢老师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焦虑心情,并分享了科学可行的自我调适策略。
陈兮贤老师开设的“探索职业兴趣”一课通过职业性格测试、行业故事分享等,帮助同学们渐渐拨开职业选择的迷雾。“支教队陈兮贤老师讲的‘职业规划课’,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未来想做什么。”学生王晗羽的话,道出了课程的育心育人实效。
除了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主题特色课程外,夏令营的学科授课也将前瞻性的成长视野融入课程设计,在化学、数学、生物、语文、历史、哲学、外文等学科的知识点讲解与框架梳理过程中,插入相关专业的大学学习模式与发展前景等话题,帮助同学们在长远考量的基础上建立学科兴趣,厘清自身目标。
“长白育辉”支教队的“心理特色”不仅体现在课堂内,更贯穿在夏令营的日常生活中。
利用学生的自习课与课余时间,支教队设置“心理辅导室”,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选择走进自习教室或教师办公室,与支教队的成员们面对面交流学习困惑与成长规划。
除此之外,为了让每一位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被听到、被关注,夏令营的12名临时班主任与副班主任鼓励各班学生以信件作为“心灵树洞”,畅所欲言,并针对同学们关于学科学习、专业选择、人际问题等困惑,在印有北师大校园景色的明信片上一一给予细致的回信。
以课堂为基、生活为壤,长白育辉支教队的心理特色活动用 “名校体验”“职业探索” 拂去迷茫,借“心理辅导室”“心灵树洞” 传递关怀。这趟心灵之旅,既为辉南六中同学们点亮了自我认知的灯,也让爱与倾听的种子生根,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温暖力量。
文|马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