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制丝车间立足生产实践、聚焦能力提升,创新打造“工艺大讲堂”培训品牌,为员工搭建起学知识、练技能、强意识的成长平台,全力推动质量理念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考促学筑根基
以质量意识培育为核心,“工艺大讲堂”借助“学考结合”模式强化员工质量思维和红线意识:每堂课聚焦工艺标准、质量红线,专家结合案例解读;课后“课堂随测”倒逼员工吃透标准,杜绝培训流于形式。为强化培训效果,授课老师专门设置互动答疑环节,用生活化比喻阐释质量原理。“质量意识就像开车的安全意识,得时刻绷紧弦,这话我记到现在。”青年员工郑岚坦言,“过去总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经过培训才明白质量藏在每个操作细节里”。如今,岗位操作工们动手前先对照标准核查已成为自觉习惯,从“要我重视质量”到“我要保障质量”的转变,质量意识已在员工心中深深扎根。
图为现场操作工在段控屏查看岗位sop手册 张祺杭摄
靶向攻坚强技能
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点与质量控制点,“工艺大讲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让专业技能成为保障质量的“硬支撑”。在某次在线监测设备培训中,技术骨干详细讲解设备工作原理与数据解读方法,设备专家则走到员工中间,手把手演示操作细节、逐一解答实操疑问,帮助员工从“会操作”向“懂原理、能分析”转变。“以前看设备数据,只知道在合格范围内就行,现在能从数据趋势变化中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工艺员马可分享道,“之前我对传感器灵敏度调整有疑问,专家当场拆解部件讲解构造,还手把手教我校准方法,特别实用。前不久,我就是通过观察数据微小波动及时调整参数,将烟丝水分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图为“工艺大讲堂”现场授课场景 李怡摄
优化协同提效能
立足生产全链条质量管控需求,“工艺大讲堂” 着力打破岗位壁垒、强化流程衔接,以协同效能提升推动质量管控 “无死角”。为破解连批生产中的协同难题,“工艺大讲堂” 主动打破岗位边界,搭建设备专家与各环节员工共同梳理配合要点的沟通平台。“连批生产是新技术,一开始大家没经验,岗位间配合总有点磕绊。” 现场操作工徐展熙回忆道,“专家帮我们逐一理顺上下岗衔接节点,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现在换批时各岗位步调一致,不仅换批速度比以前快了近一半,产品质量稳定性也大幅提高。”
自活动开展以来,“工艺大讲堂”已累计举办12场专题培训,覆盖车间各岗位员工近 200 人次,员工的质量意识、专业技能与协同意识实现全方位跃升。未来,该厂制丝车间将持续优化“工艺大讲堂”培训体系,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以常态化、精准化的培训赋能,推动质量建设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让质量成为企业发展的鲜明底色与持久优势。(肖文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