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布老虎是河南淮阳太昊陵古庙会上标志性的民间艺术品,起源于远古时代虎图腾崇拜,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与其他地区的布老虎不同,淮阳一带的布老虎头大、身小、前爪形成合抱姿态,形态极其夸张且生动,受到大家的喜爱,每到农历新年前后,都是制作布老虎的高峰期。
“欢迎大家,路过直播间的家人们大家可以停一下,看看咱们淮阳特产布老虎,这是吉祥如意,这面是太昊陵留念,是咱太昊陵的陵虎。”周口市淮阳区庞庄布老虎非遗传承人张怀霞正在通过手机直播布老虎制作工艺。
她所在的周口市淮阳区白楼镇庞庄村曾是当地远近有名的“布老虎”制作专业村。因为家里祖辈都有制作布老虎的传统,张怀霞从小就接触到了布老虎的制作,耳濡目染下,裁剪、装填、缝制、手工印刷、描画等制作工艺她也运用的得心应手。
淮阳庞庄布老虎非遗传承人张怀霞说:“我从接触这个布老虎到现在都做了四十多年了,以前老传统的布老虎是由白布染成的黄布,然后用各种颜色画上去的图案,里面装的是锯末。”
相传庞庄布老虎是伴随伏羲、女娲的上古传说而生,当时伏羲女娲兄妹二人成婚,就以草帽遮面,虎皮遮身,人们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与敬仰,就以布老虎来纪念他们。由此布老虎就成了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祈福避灾的吉祥物。如今,随着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的提高,布老虎的加工材料和造型也在逐步适应人们的需求。
淮阳庞庄布老虎非遗传承人张怀霞说:“这个展柜是我这些年来做的各种各样的布老虎,从一开始的这种,锯末的这种,慢慢的就换成了这一种,绒布的,里面装的是珍珠棉的,他们两个样式是一样的。”
记者问:“原来的布老虎制作形态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
张怀霞说:“后来由于布料变柔软了,填充如也非常好了,我们就做了这一款,四方的抱枕,还有这一款,颈椎枕,还有这一款,长一点的枕头,这都非常受大家欢迎,非常的实用。”
早些年,每逢农历新年到仲春二月淮阳太昊陵传统庙会,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都会摆在各个摊点,琳琅满目,但是因为近年来疫情的原因,庞庄布老虎的销售渠道也逐步变窄,制作布老虎的人也从全村家家户户都做逐渐缩减成了现在几户人家。
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淮阳区在年初打造了淮阳特色产品云上展销中心,张怀霞也将自己手工制作的布老虎放到了展柜上,布老虎一经摆放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市民潘文霞说:“今年是虎年,看到咱这个布老虎做工非常的好,这也是咱淮阳的特产,寓意也不错,所以想拿回去两个,带给孩子玩一玩,看一看。”
淮阳特色产品云上展销中心负责人宋志远说:“在成立之初,我们及时和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联系,将非遗产品进行整合,摆放到我们的展示柜里,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团队,开展线上线下两种模式进行销售带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具有淮阳特色的产品,打造淮阳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勇 张峰 淮阳台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