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夜 中秋情意浓

2022-09-10 10:23:31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9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秋佳节承载着向往团圆的亲情血脉,寄托着九州同乐的家国情怀。那么你对中秋节的由来、民俗,又

本台讯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9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秋佳节承载着向往团圆的亲情血脉,寄托着九州同乐的家国情怀。那么你对中秋节的由来、民俗,又了解多少呢?记者采访了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的教师。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团圆节等。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余年来,中秋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被不断发掘、传承。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常威说:“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满之时,中秋节都会如期而至。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的说是起源于对月亮的祭拜,有的说是起源于“秋报”,还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嫦娥。但无论是何种起源,中秋节都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团圆幸福、花好月圆的美好向往。”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往今来,人们都会在中秋之夜祭月、拜月、赏月,以月之圆期盼人之圆。多少文人墨客更是以中秋月为吟咏对象,弹琴书画、赋歌作词,美不胜收。嫦娥奔月、李白捞月等故事,都是与中秋月密切相关的浪漫符号。中秋节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演变,逐渐成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常威告诉记者:“古人感物动情,值中秋而发情思,曾经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如唐殷文圭‘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北宋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大儒王阳明的‘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等。而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也很多,因地不同,各有差异。如老北京人的供兔爷,山西部分地方的守夜,福建一些地区的挂灯等。最为大家熟知的有吃月饼、赏月、吃团圆饭、走亲访友等。”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俊俊 毛雨生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