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医疗技术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周口市中心医院突出技术创新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积极攻关疑难疾病诊治,大力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学科技术水平、学术地位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日,市民王女士(化名)来到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孕期检查。据了解,此前王女士(化名)为怀孩子跑了多家医院。
市民王女士(化名)告诉记者:“我结婚七年了,一直都没有怀上,做了很多检查,吃了很多药,打了很多针,一直失败。后来经人介绍来周口市中心医院,医院仔细地找出来以前一直失败的原因,重新定制了方案,一次成功,这一次怀了双胞胎。”
通过“试管婴儿”助孕,目前王女士(化名)已经怀孕三个月,经检查是双胞胎,更让王女士(化名)喜出望外。
周口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高玉青说:“80%—90%的不孕症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达到怀孕,另外10%—20%的患者需要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来帮助怀孕。目前,我中心能够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第一代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这些新技术均填补了我市的空白。近两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帮助300多个家庭完成生育梦想。”
技术创新,步履不停,现在市中心医院各科室都在不断推出新医疗技术。磁共振室率先在国内开展高场强封闭式磁共振介入技术,此项技术不仅提升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还为打造一个国家级技术水平领先的磁共振科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口市中心医院磁共振室主任、主任医师孙勇说:“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要意义。这项新技术涉及从头到脚任何部位,能够充分发挥磁共振软组织分辨率高、功能成像优势,能准确判断病变区阳性率最高的区域,就像卫星定位一样,即完成了精准诊断最后一步的闭环,也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精准的病理诊断。”
目前该项技术已发表本专业核心期刊多篇,已获周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国内论著索引。同时,经过磁共振室团队学术造诣的积累和沉淀,该科室已经能够开展疑难、复杂部位的穿刺。
周口市中心医院磁共振室主任、主任医师孙勇告诉记者:“引导下介入穿刺是在磁共振下开展全身各部位的穿刺活检,为了解决前期工作的困难,我们对器材进行筛选、优化,加上现在集采制度,能够发挥磁共振导向软组织分辨率的优势,穿刺费用也大大降低。近一年时间里,我们前后进行了百余例复杂部位病变穿刺,病理阳性确诊率极高,能够对影像诊断进行印证,而且无高风险并发症发生。”
技术的不断创新不仅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前进的原动力,更是医院实现后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近5年,市中心医院参与或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5项,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7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6项、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科技论文687篇,一大批国内外先进业务技术相继开展填补了市内乃至省内空白。
周口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毛国璋表示:“我院先后开展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夹层手术、颈七神经根移植术、癫痫病灶切除术、单孔脊柱微创手术等均居于省内领先水平,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综合排名全国第 230 名。下一步,我们将始终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作为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继续在全院营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和鼓励医务工作者勇攀医学高峰,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市民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周口广电融媒记者 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