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过新年,备年货,很多人已经开始张罗起来。在周口淮阳,有着“面人王”之称的面塑艺人王辉也开始忙碌起来,为了迎接龙年新春的到来,王辉正在加班赶制一批“龙元素”面塑。
1月25日,在淮阳区陈州文化艺术中心,一进门记者就看到王辉的面人摊前吸引了一群孩子围观,王辉一边忙碌着捏制面塑,一边给孩子们讲解捏制面塑的注意事项。
【现场声】王辉:“小朋友,今年什么年?”
小朋友:“龙年。”
王辉:“你们喜欢不喜欢做龙。”
小朋友:“喜欢。”
王辉:“现在我就给你们示范一下怎么做龙,然后自己做好不好。”
小朋友:“好。”
只见面团在王辉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龙身和头面,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面塑龙便脱手而成,引得围观的孩子纷纷叫好。
小朋友陈盈西告诉记者:“这个龙特别逼真、特别漂亮,我很喜欢,我也想学一学它是怎么做成这样的。”
王辉制作的面塑龙昂头扬尾、体态矫健、四肢刚劲,腾云驾雾般活灵活现,有祥龙、卧龙、飞龙等,颜色各异,看起来气势非凡,身上的龙鳞和犄角很好地体现了龙的特征,尽显“指尖上的年味”。
周口市淮阳区面塑艺人王辉说:“今年是龙年,我们淮阳是古城龙都,是龙的发源地,龙文化比较丰富,给我们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比如说龙马精神,或者是龙腾虎跃。我也创作了一批龙面塑,对我们淮阳龙文化进行一种宣传,为我们的旅游事业增砖添瓦。”
王辉出身于面塑世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面塑手艺人,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王辉从小就学会了捏面塑的技艺,几块不起眼的面团在他的手里揉揉捏捏,就能变得栩栩如生。如今,王辉已投身面塑行业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王辉在传统面塑上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又结合了其他多家面塑大师的技艺手法,秉承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态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周口市淮阳区面塑艺人王辉说:“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面人就不再吃了,转成工艺品形式,从原料上,我们加入一些树脂胶、白乳胶,以防止面的开裂或者霉变。现在面人里也可以放一些颜料,使面人更加色泽鲜艳,造型准确,也使我们面人这个行业走进了千家万户。”
王辉告诉记者,面塑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不断地传承和经营,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如今王辉已成为淮阳区面塑非遗项目传承人,他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面塑这一古老的技艺将会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周口市淮阳区面塑艺人王辉说:“我女儿比较喜欢这个手工艺,她可以做,做得还相当不错。现在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时不时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孩子也能接触面塑,同时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责任把这份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玉新 康琦琦 淮阳台 杨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