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日,太康县出现疫情,按照周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周口市中心医院多次抽调医务人员分批次驰援太康。如今,由医院康复科主任范存林带领的第一批核酸采样队伍在太康已经连续奋战8天。
据了解,本批核酸采集队伍共有党员25名,成立了青年突击队13个。他们深入社区农村一线,全力以赴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范存林介绍,他所带领的第一批核酸采样队伍于3月23日凌晨集结出发,抵达太康后首先来到符草楼镇开组核酸采集工作,完成3日核酸采集工作后,他们再次辗转到毛庄镇开展核酸采集工作。从3月23日至30日,他们一共完成40多万人次的核酸采集。“高强度的工作,虽然个别队员出现了腹泻和血压增高的情况,但队员们轻伤不下火线,严格按照流程完成采集工作。”范存林说,由于此次接受采集的人员相对比较分散,队员们除了完成日常的核酸采集工作,还要进行入户采集。在符草楼镇时他们每天采集2万多人次,如今在毛庄镇每天采集人次在7万左右。
队员们虽然做好了长时间工作的准备,但穿戴的衣物被汗水浸透,紧紧贴附在身上,束缚感充斥全身;密不透风的隔离衣,不仅闷热,更让每个动作都格外吃力;长时间的坐、立,机械式的动作,给他们身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采集点前始终看不到尽头的长队,也给大家带来了精神上的压迫。每当结束工作时,队员们累得几乎瘫倒在地,脱下隔离衣时能够明显看到红肿的眼袋、浮肿的双手,以及隔离衣束口处深深的勒痕,队员们都说这一道道勒痕,就是他们坚守的“勋章”!
有召必战,步履不停。在采样工作中,周口市中心医院第一批支援太康的核酸采样队伍,虽然吃过各种盒饭,在不同环境中就地睡着过,经历过各种恶劣天气,但他们一直在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前进,就是尽快完成采集任务,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栋
编辑:马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