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福浩赴青岛与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洽谈对接 开创“豫沪”港企合作新局面

2021-04-22 08:51:5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互利共赢 共谋发展丁福浩赴青岛与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洽谈对接开创“豫沪”港企合作新局面本台讯 为深化与上港集团合作,4月21日,市长丁福浩专程赴青岛拜会参加中国港口协会八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上

互利共赢    共谋发展

丁福浩赴青岛与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

洽谈对接

开创“豫沪”港企合作新局面

本台讯 为深化与上港集团合作,4月21日,市长丁福浩专程赴青岛拜会参加中国港口协会八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金山,并召开“豫沪”港航合作座谈会,洽谈对接周口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深度融合发展运作的新模式。上港集团副总裁王海建,副市长胡军,市政府秘书长孙鸿俊出席座谈会。

丁福浩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千万周口人民,对上港集团长期以来给予周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这次到青岛与顾金山董事长及上港集团领导座谈对接,我们是带着感谢之情而来,抱着学习态度而来,更是为寻求合作而来。作为传统农区,周口不沿边、不靠海,传统产业比重大,开放程度欠缺,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依托沙颍河黄金水道这一资源优势,提出做足、做活、用好水文章,把周口打造成“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努力走出一条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实践证明,正是内河航运的有力推进、临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港集团的大力支持,扩大了周口的“朋友圈”,让周口这座港城换了容颜、变了气质,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大宗货物的集散地、豫货出海和海货入豫的“出海口”。

丁福浩说,上港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股份制企业,是目前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综合性港口,拥有丰富的港口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实力雄厚、理念先进、资源充足,其发展成就为全国各级各类港口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周口作为一个新兴临港经济城市,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与上港集团及所属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国际大港的超前发展思维,先进管理理念,助推周口高质量发展。丁福浩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以此次对接洽谈为契机,紧抓豫沪合作新机遇,积极与上港集团及所属企业深度对接,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广大企业在周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共同开创“豫沪”港企合作新局面。

顾金山对周口内河航运、临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表示祝贺。他表示,上海港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港,加强与内陆港口城市之间的联系,推动河海联运、陆港联运、铁水联运,建立完善的全链条物流体系,意义十分重大。周口港作为河南省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交通便捷畅达,航道通江达海,产业基础坚实,市场空间巨大,并先期与上港集团下属的盐城港、太仓港开展了良好合作,率先开通了集装箱运输业务,这为双方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上港集团将认真研究周口提出的合作方式,加强沟通对接,推进务实合作,全力打造河海港口融合发展新样板。

胡军围绕深化“豫沪“港航合作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简要介绍了周口基本市情,提出了周口与上港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具体方式。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港公共码头运营商,2006年10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首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业。

上港集团主营业务分四大板块,即:集装箱码头业务、散杂货码头业务、港口物流业务和港口服务业务,目前已形成了包括码头装卸、仓储堆存、航运、陆运、代理等服务在内的港口物流产业链。公司上海地区下辖分公司11家及内设机构3家,二级(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2家、参股企业16家。2020年上海港(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4350.3万TEU,连续第十一年位居全球首位。

【集装箱码头】

上海港的集装箱码头主要分布于洋山、外高桥、吴淞三大港区,共有集装箱泊位49个,集装箱桥吊176台,集装箱堆场面积758万平方米。

【散杂货码头】

散杂货码头产业是上港集团的重要产业板块之一,包括散货、件杂货和特殊货种的装卸业务、汽车滚装、邮轮码头,主要分布在罗泾、吴淞、龙吴、外高桥港区和北外滩地区。

【港口物流】

上港集团把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产业作为企业发展战略重点,集中物流资源优势力量,将区域分散的物流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加速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延伸港口物流产业链,倾力打造现代化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提高在工程物流、第三方物流、汽车物流等领域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形成了以上海港为枢纽的物流服务网络。

【港口服务】

上港集团旗下拖轮、理货等港口产业,为集装箱、散杂货和物流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

中原港城新周口

周口原称“周家渡口”,因水得名,因水而兴,航运贸易繁荣400余年。历史上,作为漕运要地,南接江淮,北通山陕,成为淮河流域物资集散中心,素有“小武汉”之称。

【区位优势突出  腹地纵深广阔】

周口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区,一头紧靠郑州,一头连接长三角,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河南省的“东大门”、中西部地区连接长三角经济圈的桥头堡、产业东引西进的必经之地。

以周口为中心,1小时高速经济圈涵盖商丘、许昌、漯河、驻马店、阜阳、亳州等地区,人口近6000万;2小时高速经济圈涵盖开封、新乡、郑州、平顶山、南阳、信阳、淮南、宿州、淮北、徐州、荷泽等地区,人口近2亿,并与郑州航空港、中欧班列实现无缝对接;周口港的集货能力更是能辐射到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河北南部等地。

【交通便捷畅达  航道通江达海】

境内6条高速交汇贯通,郑合高铁联通中原与长三角,漯阜铁路连接京广和京九,平漯周高铁年内开工;周口通用机场已经启用、民用机场正在建设。

在水运方面,流经周口城区的沙颍河作为国家规划的“2横1纵2网18线”中的一线,是河南高等级内河航道,常年通江达海,单船通航能力2000吨以上,集装箱72标箱以上,特别是沙颍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即将完工,届时将达到三级内河航道标准,运能将提升到1.5亿吨。

从周口中心港出发,有三条入海通道:第一条,经沙颍河向东入淮河、京杭大运河、向北经盐河到达连云港。第二条,向东经通榆河到大丰港。第三条,向南入长江到达上海。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的“引江济淮”工程完工后,船舶可从江淮运河直达长江,届时,周口到达长江主航道的里程可缩短近400公里。

【港口设施完善  吞吐能力可观】

依托沙颍河航道共规划有9个作业区,其中最大的是周口中心港刚刚被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定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淮河流域共两个港口)。

周口中心港共规划东、中、西三个作业区、77个千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货能力5000万吨以上。目前,中部作业区8个挖入式港池、47个千吨级泊位全部投用,年通货能力3000万吨以上。

总里程30多公里的进出港道路和大广高速港区互通立交建成通车,直达周口中心港后方堆场的疏港铁路专用线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以水运为基础的“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加快形成。

成功加入河海港际合作联盟,有效融入“一带一路”水运港口码头体系,相继开通了周口中心港至淮安港、太仓港、连云港港、上海港、大丰港集装箱航线,打通了连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的水上通道。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60万吨,占河南省的85%以上,2020年6月集装箱航线开航以来,仅仅半年时间,集装箱吞吐量就实现8064标箱。

【产业基础坚实  市场空间巨大】

周口已经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拥有莲花味精、金丝猴食品、金丹乳酸、三利食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是“河南省食品调味品生产基地”,“河南省制鞋产业出口基地”。特别是作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周口每年粮食外运量近百亿斤,享有“国家粮食看河南,河南粮食看周口”的美誉。

投资超百亿元的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项目,粮食食品生产全产业链八大主导产业,五年之内可以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安钢周口钢铁项目,前期规划500万吨钢、远期规划1000万吨,一期一步工程5月份即将达产,三年之内形成500亿级的产业集群。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4家,进出口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适合水运的大宗货物,如粮食、煤炭、矿石、铝锭和“豫货”农产品、服装、户外用品等,市场稳定,货源充足,据统计,周边每年仅外贸便拥有百万标箱的吞吐量,其中出口70万标箱,进口40万标箱。内贸货物的物流量更是巨大,据测算,仅以10%的货物物流走水运,便能达到周口港的设计能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周口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国家交通部将周口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纳入交通部“十四五”重点建设的淮河两大港口之一,标志着周口水运上升至国家层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牢固树立“临河就是沿海、腹地也是前沿”的理念,充分发挥沙颍河通江达海的优势,把临港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扩大开放的大通道,抓规划、重投入、上项目,着力打造豫货“出海口”,加快推动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坚定不移推进“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建设。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森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