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十三五期间,周口市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公路四通八达、铁路连南贯北、水路通江达海,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公铁水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交通”成为周口的一张新名片。
早上6点07分,随着最早的一班高铁出站,周口东站开启了繁忙的一天。目前,周口东站车次开行64列,日均发送3600人次左右。
市民孙帅华说:“一般出行的话就选高铁,因为它比较舒适,又减少了旅途的奔波和劳累。”
2019年12月1号,是注定被载入周口交通发展上的日子。这一天,郑阜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我市进入了“高铁时代”。郑阜高铁北起郑州南站,经郑州、开封、许昌、周口,进入安徽省阜阳,接入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线路全长267公里,设计时速每小时350公里,其中我市境内设立扶沟南、西华、周口东、淮阳南、沈丘北5座车站。
市民黄先生表示:“周口高铁站的开通,对我们来往安徽、河南两地的商务人士来说非常的便捷,以前我们从安徽到周口市需要五六个小时,现在最快的一小时五十分钟。”
一个城市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完善的路网系统 ,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4.38亿元。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形成了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了所有县(市)20分钟上高速,国道329、国道220、省道324等升级改造工程完工,中心城区至周边县市均为干线一级公路连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全面增强。与此同时,我市还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先后实施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农村公路无论是通的里程、还是通的质量,都实现了全面提升。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市县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行政村为基础,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全域交通网络。早上八点半,项城市丁集镇绿色基地技术员李国站开着一辆小货车从位于丁集镇田下楼行政村的绿色基地驶出,沿着农村公路驶向城区。
李国站说:“相比于以往,如今基地门口就是新修的柏油路,不但运输蔬菜更加方便,还有不少市民专程到基地来体会采摘新鲜瓜果的田园乐趣。”
沙颍河是我市的一条“黄金水道”,也是著名的鸿沟水系和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这一优势,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建设现代化港口,打造水上交通,实现了内陆城市的商品货物通江达海。截至2019年底,航道总里程达到225公里。周口中心港至淮安港、太仓港、连云港港、大丰港、上海港集装箱点对点精品航线陆续开通,以港口为节点的多式联运架构体系正在形成。
周口港区党委委员杜广贤表示:“连通了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标志着“豫货出海”内河航运集装箱航线组网完成,必将为地处中原的河南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开更加开阔便捷的开放通道,全力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
十三五期间,周口市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公、铁、水、空”一体化发展,一个外达内畅、多向辐射的立体交通体系正日益呈现,将为周口市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撑。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刘俊俊 梁振华 高晗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