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里提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河南坚持把高铁建设作为培育经济发展优势的基础和引擎,抢抓机遇,精心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铁路项目,“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在全国率先实质性落地。
早上六点二十,随着最早的一班高铁出站,郑州东站开启了繁忙的一天。平均每60秒会有220多名旅客从这里出发或到达,每4分钟会有一列高铁从这里驶向全国各地。
郑州东站客运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宋珺英说:“自从郑渝、郑阜高铁开通来,我们的日均发送人次也是从8万人直接增长到了10万人。历史新高也是出现在今年在十月一日,我们整个发送了18.6万人。”
周口、南阳,河南两个人口超千万的省辖市,很长时间没有一条可以直达省会的铁路,两地也是米字形规划建设的重点。2015年10月31日,旨在打通西南通道的郑渝高铁郑襄段开工建设途经平顶山、南阳,2015年12月24日,旨在联通东南的郑阜高铁开工建设,途经许昌、周口,2019年12月1日,两条高铁同日开通运营,一撇一捺同时落地,两个千万人口大市进入高铁时代。
速度的改变必将带来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要素布局的改变。就在几天前,在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河南首个本土生产的5G通讯模组在联桥科技公司成功下线,可广泛应用于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能领先于省内同行,高铁功不可没。
联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广说:“全是靠这个高铁,把这个时空全给拉近了,在郑州、在深圳、在北京去招适合我们的人才,利用这些高端人才去服务于我们联桥这一块的产品,智能制造、研发、测试,都给串起来了。”
十三五期间,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加速形成,在原有的京广和徐兰形成的“十”字基础上,郑渝、郑阜这一撇一捺已经写成,而西北方向的郑焦连接线“太焦铁路”,东北方向的郑济铁路也进正在稳步推进。
河南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部长刘文田说:“太焦高铁目前正进行联调联试,预计12月中旬具备全线开通条件。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线下工程基本完工,各参建单位正按照明年开通加紧施工。”
新建的各高铁工程不仅设计时速高,而且更加节能环保。郑济高铁跨黄河大桥项目,首次实现了一桥三用。郑济高铁黄河大桥项目党委书记陈二彬:“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郑州到济南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在我们东侧是郑州到新乡的城际铁路,在我们头顶是郑州到新乡的快速公路,双向6车道。”
河南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悦国勇说:“十三五”期间共完成资本金出资240亿元,带动铁路总投资1660亿元,有效保障了我省米字型高铁投资建设。截至目前,我省铁路总建设里程已达3600公里、总投资规模3840亿元,其中全省350km/h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726千米,居全国第一位。”
十四五期间,在画好“米”字的基础上,河南还将推动高铁网向多中心、网络化主形态转变,拓展洛阳副中心以及商丘、南阳、安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多径路对外高铁通道,实现与全国主要经济区域的高标准快速通达。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雄说:“我们十四五期间一个是呼南高铁的豫西通道,有望十四五上半期开工建设,这样形成了西部的呼和浩特到太原,到焦作到洛阳,下一步到南阳这样一个南北向的大通道。然后我们的雄商高铁西线的阜阳到黄冈段,这样会经过信阳市,信阳的光山,信阳的新县,贯通大别山腹地,解决大别山老区人民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我们现在在米字的基础上形成这样一个“米”加“井”加“人”字形,基本上按照交通强国讲的,70万人口以上的县都要被高铁所覆盖。”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