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网讯:近年来,我市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机遇,顺势而为,把建设产业集聚区当做转方式、优结构、促发展的关键一招,当做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集聚区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在太康县银鑫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新安装的智能化生产线正一刻不停的运行着,一派忙碌的景象。
该公司总经理张东森介绍说:“我们新安装的智能化生产线采用国内领先的粗细络联纺纱设备,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单锭检测系统,实现了高产能、低成本、无污染,是国内一流的智能化纺纱车间。目前,公司总纺纱规模达20万锭,年产纱线能力2.2万吨,预计2020年年产值能达到3.8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太康县立足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培育纺织服装和通用设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坚持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引导主导产业集群向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太康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令春说:“我们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入住企业达到169家,带动就业6.4万人,纺织服装和通用设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全国有影响的差异化纱线及弹力面料生产线、全国最集中的A级锅炉制造基地”等集群效应。”
太康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是整个周口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周口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突出主导产业、产城共融、配套服务,确立了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截至目前,我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集群。六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9%。2019年,六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023亿元,同比增长8.8%。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市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企业(项目)入驻的支撑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依托产业集聚区主平台,我市围绕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引导产业关联度大、成长性好的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益海嘉里集团、鲁花集团、正大集团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国内百强、行业十强企业相继落户我市,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集团就是看中了我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先后我市建立了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益海周口小麦工业有限公司,提升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德鑫说:“当地政府专门为我们成立一套服务专班,针对项目的手续给我们提供快捷的一体化服务。目前我们已在周口建成了大豆加工2800吨/天,小麦2550吨/天的能力,每年可以为当地带来6000万元的税收,安排2000余人的就业。”
今年,该企业还计划在我市投资80亿元,建设益海嘉里周口农产品综合加工产业园,打造中原地区规模较大、品种较全的粮油加工生产基地。
姚德鑫说:“届时我们可以围绕着周口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形成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截至2019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96.58km2,建成区面积达到140.98km2,共入驻企业1982家。2019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6.8亿元,利润总额404.1亿元,税收48.41亿元。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中有8个是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如今,放眼三川大地,一个个龙头骨干企业、一个个产业集聚区正蓄势扬帆,迎风展翅,引领着全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释放着周口跨越发展的新动能。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