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2020-05-09 17:15:0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大市的周口市高起点、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

本台讯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大市的周口市高起点、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眼下正值小麦灌浆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商水县张庄乡种粮大户邱守先流转了2000亩土地,今年给小麦浇水,他只站在地头轻点手机,麦田里的喷灌设施就开始自动进行浇灌。他告诉记者,相比着往年,今年特别省工省力。邱守先说:“这一个井覆盖面是一百亩左右,这一天就能浇浇,确实方便,整个地里不见人就能把地浇。以前浇水的时间要雇30多号人,十几台车,一个机器只浇八亩地九亩地左右,费工费时,浇地的质量也不好。”

浇地由费时费工到快捷方便,得益于商水县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9年,商水县在张庄乡建设了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昔日的普通农田成为了高标准农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示范区通过统一供种、供肥、统一田间管理,标准化生产,提升粮食品质和产量。由于农田内配套设施完善,加上日常的大型机械化管理,种粮大户周群元种植的1000多亩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周群元高兴的说:“对我们种田大户节省了不少投资,统一供种,统一管理,最后在销售价格上要高5分到1毛钱。我在这种的1000多亩地。小麦的产量有望比小户种植的高出200斤左右。”

近年来,我市坚持“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的建设原则,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00万亩。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提升建设标准,2019年在郸城县、商水县、淮阳区建设了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示范区除了常规的修路、挖渠、打井之外,全部配套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自动化灌溉等物联网设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淮阳区高标准农田,种粮大户王庆伟只需要打开手机上的APP,就可以查看自己1200亩农田里的苗情、墒情、气象信息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王庆伟说:“以前有虫没虫,有病没病,我们都打一遍药,感觉心里就放心了,现在就有病防病,有虫防虫,做到精准防治,科学防治,并且省工省时。”

当地农业部门也利用这些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田间情况,开展统防统治,有效降低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淮阳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桂芝说:“像前一段,对条锈病、赤霉病的防治,我们通过准确的监测,从而指导项目区开展统防统治工作,达到精准的用药,减少农药使用量,防治效果就非常好。”

按照计划,到2025年周口市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其中亩均投资3000元以上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100万亩以上,着力把周口一千多万亩农田打造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方便实用、群众满意的高标准农田。同时,将规划设计与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相衔接,增强规划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融入自动喷灌、智慧农业、良种繁育、病虫防控、水肥一体、三产融合、休闲旅游等现代农业元素,打造旱涝保收稳产田、规模经营示范田、绿色发展试验田、三产融合样板田。让农业有看头、农村有奔头、农民有甜头。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王振伟 张亮 许伟光 张峰

编辑:王涛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