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10月14日,周口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主体班的部分学员代表到扶沟县开展研学活动。
在河南农大扶沟蔬菜研究院的智能育苗温室,从手机一键操控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到年培育能力超5000万株的工厂化育苗车间,学员们详细了解“高校科研+政府推广+企业转化”的协作模式。
当得知扶沟县运用多熟套种模式,打造了一大批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蔬菜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时,学员们认真记录“五统一服务”带动农户增收的经验做法,对科技兴农的实践成果频频赞许。
红色精神,历久弥新。在扶沟县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庄严的将军铜像前,全体人员整齐列队鞠躬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步入展厅,展柜内的实物静静铺展着英雄先烈的过往。“作官即不许发财”的家训,不仅刻在家常的瓷碗上,更通过讲解员的解读,让学员们读懂将军一生清廉、一心为国的崇高品格。
民建周口市委会冯钉瑞说:“在抗日救国时期,吉鸿昌将军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救亡图存的事业中去,他的廉洁自律、一心为国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吉鸿昌将军的精神为指导,传承赓续、恪尽职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员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既见证了乡村振兴的实践行动,更汲取了初心如磐的奋进力量,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务实举措。
“吉鸿昌将军就义前这种‘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赤子情怀,正是我们新时代最需要的精神钙质。”市农业农村局曹辉告诉记者:“在河南农大扶沟蔬菜研究院的参观学习,则让我们亲眼目睹了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内涵。我们既要传承吉鸿昌将军丹心向党的忠诚,更要学习科研人员脚沾泥土的实干。当前正值乡村振兴关键期,我们要把红色精神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际行动,让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生长出更多希望的果实。”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金刚 通讯员 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