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年来,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聚焦“一老一小”核心民生关切问题,以高效能服务打破资源壁垒,整合多方力量构建覆盖医疗、照护、康复的“15分钟民生服务矩阵”,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可感的幸福体验。为此,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精准施策,在搬口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上建立了示范区医养服务中心,推动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在护佑“一小”健康成长上持续发力,示范区在医养服务中心嵌入“母婴康养中心”,不仅提供专业洗澡、推拿服务,还增设儿童健康监测、疫苗接种咨询及亲子活动,打造“医育结合”育儿支持平台,有效缓解年轻家庭照护压力。
家住示范区贵和家园居民朱梦想,抱着刚做完健康监测的宝宝,对驿站服务赞不绝口 。“以前带娃做健康监测得跑老远的妇幼医院,现在下楼步行5分钟到母婴康养中心就能完成,推拿师还会教我们给宝宝做被动操,解决了不少育儿难题 。”
在守护“一老”幸福晚年方面,示范区升级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住院和康复功能,增设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床位与专业医护照护人员,同时打通医保结算系统,实现门诊、住院费用“当即报销、零跑腿”,解决老年人看病垫资、报销排队难题。
“现在有啥不舒服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了,这看得好,服务态度好,环境好,对老人照顾好,费用结算,当时就结算了,不用来回跑了,对老年人照顾得很周到。”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接受护理的78岁老人李继锋,说起如今的就医体验,脸上满是笑容 。
同时,示范区聚焦产后女性与新生儿需求,以社区医院专科门诊为基础,依托医养资源与联动机制,建医护级月子照护中心并纳入15分钟民生服务矩阵。
“我们中心每月接待附近群众5000人次,从儿童辅食搭配到疫苗接种规划,从老年人询医问诊到康复出院,都有专业的人员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都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医养中心负责人付贤明介绍。
为实现服务高质量可持续,示范区还创新“三大”机制,即推行“菜单式”需求征集,组织网格员,动态掌握照护困难的家庭,变“被动供给”为“主动响应”;同时,建立“医养结合”联动机制,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另外,为高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有通道”。
“增进民生福祉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广泛征集群众需求,整合优质医疗资源,聚焦群众服务需求,将‘15分钟’服务半径延伸为民生幸福半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示范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李红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矩阵,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让民生福祉惠及更多群体。”
如今,从“一小”的蹒跚学步到“一老”的颐养天年,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将“15分钟”服务半径延伸为民生幸福半径,用贴心照护与便捷服务,持续回应群众需求,让民生福祉的阳光照亮每个家庭 。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光华 通讯员 闫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