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连日来,面对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的不利影响,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抢”字当头,集中力量、时间与机械推进秋收、秋种工作。截至目前,全区9.35万亩秋作物已累计收割7.52万亩、整地4.12万亩,同时锚定7.38万亩麦播目标,多措并举,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小麦种足种好。
抓牢秋收是“三秋”生产的首要任务,事关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该区各办事处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将秋粮抢收列为“三农”工作核心,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人员、措施、应对“三到位”。针对阴雨可能引发的玉米穗腐、花生烂果问题,该区第一时间组织农民排水散墒,为农机作业扫清障碍,同时精准摸排秋作物成熟时间,重点引进履带式收获机等紧缺机具,抢抓降雨间隙推进机械化收割。考虑到农户烘干晾晒能力差异,该区引导分批次收获,避免作物堆叠受损;对机械难下地的地块,动员人工收获,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
在推进秋收的同时,该区同步破解烘干晾晒难题、做好麦播准备。一方面,就近联系烘干点科学安排烘干批次,协调大中型粮食收储企业加大湿粮收购,缓解农户存储压力;另一方面,开放村委大院、闲置厂房等场地,指导农民通过玉米果穗装笼、花生秧倒立等方式晾晒,保障秋粮存储安全。
麦播准备上,该区明确“10月底前麦播大头落地”目标,确保面积稳定在7.38万亩以上,并技术层面引导农户选择高产抗逆品种,落实深耕耙压、“四适”播种等关键技术,同时针对土壤湿度大、土传病害风险高的情况,坚持病虫防控关口前移,指导科学选药用药,杜绝“白籽下地”,从源头上降低苗期发病风险。
为保障“三秋”生产顺畅,该区还强化服务支撑,充分发挥帮扶服务队作用,主动对接困难农户解决抢收抢种难题,区农业农村部门邀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现场示范科学收获晾晒方法、讲解麦播技术要点,各办事处积极配合组织协调,确保技术指导落地见效,为“三秋”生产注入更多保障力量。
据了解,接下来,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将持续紧盯天气变化,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进“三秋”生产,全力守护秋粮丰收成果,为明年夏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光华 通讯员 闫文博 梁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