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柳经理,我家水管漏了,能帮忙看看不?”“柳壮,小区充电桩啥时候能装好啊?”在中运物业分管的小区里,30岁的柳壮总有接不完的电话、应不完的诉求。2023年年底,柳壮从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城乡开发投资公司调任示范区中运物业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接过了直面群众的“接力棒”,在每个小小的网格里,他都能坚持一个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真正成为群众贴心的“大管家”。
“物业是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这是他上任第一天就刻在心里的话,也成了柳壮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份责任,像藏在深夜里的一盏灯,照亮了他前行的路。进入示范区中运物业后,柳壮实地走访、深入分析、积极探索,把小区划分成8个网格,而自己牵头负责最复杂、人最多的2个网格。从业主投诉的邻里噪音,到楼道堆积的杂物清理,再到公共区域的设施维护,大小事他都要亲自跟进。
“网格里的事没小事,漏一件都可能寒了群众的心。”为了随时响应诉求,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连续半年多,凌晨12点前从没合过眼。记得有次夜里两点,一楼群众家里下水管溢水,柳壮接到电话后10分钟就赶到了现场,进行妥善处置。
“一边是最亲的家人,一边是信任我的群众,只能先委屈家里人了。”柳壮说。春节的聚餐宴上,柳壮的手机突然响起,业主群里满是焦急的询问。“妈,对不起,小区里几百户人等着用水,我得过去。”柳壮说。等忙完赶回家里,已是深夜。看着妻子苍白的脸庞和襁褓中熟睡的女儿,这个在网格里处理过无数难题、从没叫过苦的硬汉,眼眶忍不住红了。
“有事找柳壮”,成了同事和小区居民的共识。“你看我们门卫不仅有免费茶水,还有免费磨刀服务,也经常看到物业上门帮咱住户搬东西,”康和家园的群众笑着说。罗庄社区书记张国强也竖起大拇指说:“柳壮把网格当成家,把群众当成亲人,他在,基层治理就没有‘盲区’。”
在柳壮的带动下,示范区中运物业团队扎进各个网格,建立起“网格接单——专人处置——限时反馈”的闭环机制。楼道灯坏了、老人行动不便、物业上门收发快递等工作都有专人服务……曾经的“投诉重灾区”,渐渐变成了邻里和睦的“模范小区”。
如今,柳壮负责的网格里,笑容却越来越多。网格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而正是无数个像柳壮这样的“网格守护者”,用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织密了基层治理的“一张网”,实实在在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让基层治理的更有温度、更贴民心。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光华 通讯员 闫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