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企业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具备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天然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周口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一流创新主体,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四方药业集团研发中心实验室,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新药进行质量检测,并详细记录实验中样品的各项数据,确保新药的产品质量。
四方药业集团研发负责人周彦辉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研发项目共有30余项,已落地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70余项,内容涉及儿科用药、精神科用药、骨关节用药、配方颗粒等中药创新药。”
四方药业作为河南省新型饮片临床研发试点企业,现在已拥有“河南省仲景方药和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现代中药制剂中试基地”两个双核创新研发平台。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北京盈科瑞、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并通过自己独立的科研机构,促进了各项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四方药业集团董事长赵新年说:“下一步,我们研发的工作重点,将是中药创新药的药品研发、新型饮片临床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动物药制品的药物价值的研发。为此我们将在今年投资骨质药品的产业研究院,比如龟甲、鹿角等动物类品种剂型的深度研究和研发,在这个领域将是我国骨质药发展的重点,为骨质药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出具有独特性能、功能和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才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在河南天子铝业有限公司1250吨自动化挤压生产线,记者看到,随着中央控制台启动按钮的开启,铝棒在机械臂的协助下徐徐升起,运送、加热、进料、挤压等一系列操作全由机械自动完成。
河南天子铝业有限公司综合经理胡东方表示:“目前我公司投入三条千吨级自动化挤压生产线,该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边框铝型材,自投产以来,产品订单保持稳定,目前已达到年产五万吨生产能力,在国内工业铝型材市场排名前三。”
同时,河南天子铝业有限公司利用自有铝型材研究中心与国内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并相继开发出新型节能工业用铝型材配套产品十余款,先后获得“河南省瞪羚企业”“周口市重点工业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智能工厂”等多项荣誉。
河南天子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辉介绍:“下一步,企业通过现有‘河南省铝型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效地集聚科技研发资源,形成集产品开发、工艺创新、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化科研平台;并根据新能源产品市场形势,集中攻关新能源相关铝型材产品研发应用,带动全国新能源铝型材产品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周口市2023年通过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家,总数达到302家,同比增加了27.8%;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14家,超额完成省、市确定的全年600家的目标任务;新增“瞪羚企业”9家,全市双创载体累计达23家。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成功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填补了我市国家级孵化器的空白。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方面,周口市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财政科技支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持续创新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了73.59%,超额完成市定70%的目标任务,比2022年底增长了20.1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三。
市科技局局长韦刚表示:“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培育力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择优遴选一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入后备库,通过精准指导使其尽快成长。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用好用足各级政府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政策,落实好高企所得税减免、科技研发加计扣除和支持项目申报等优惠政策。三是加快推进研发活动全覆盖。按照‘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合作’‘四有’要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企业技术需求,谋划科技攻关项目,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今年,我们的目标任务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建设省级创新平台30家以上,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勇 钱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