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9月1日,《光明日报》以《河南周口川汇区:“暑期爱心学堂”开到群众家门口》为题,对川汇区暑期特色“护苗”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我喜欢画画,我想当一名小画家,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用手中的画笔,向我心中最可爱的人致敬!”夏日午后,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淮河路街道红旗社区的“暑期爱心学堂”里,今年11岁的张艺博正在参与由数十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组织的共绘美丽“中国画卷”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数百名少年儿童和青年学生代表拿着画笔认真绘画。
红旗社区是川汇区“暑期爱心学堂”的开办点之一,正在指导孩子们绘画的老师是来自南通大学美术学专业研究生路瑶,她也是这次“致敬最可爱的人”绘画活动的发起人。“在教孩子们绘画技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了‘八一’建军节这样时间节点,把这一堂平凡的绘画课变为孩子心中的‘正能量’家园。”路瑶说。
“我的爱人在外地工作,我平时下午6点才下班,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张艺博的妈妈李红说,把孩子送到“暑期爱心学堂”,她可以安心工作。大学生们文化水平高,不仅可以辅导作业,还可以教给孩子更多的课外知识,让孩子的假期过得丰富多彩。
同样的场景也在金海路办事处朱庄社区上演。正在汉阳路实验学校就读的丁俏然也是社区暑期爱心课堂的“常客”。每天,她都早早来到位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爱心课堂,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写作业、学习才艺,直到下课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暑假期间孩子的看护是许多家庭的共同难题。共青团川汇区委工作人员王海龙介绍,今年暑期,他们依托社区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在全区12个街道规划成立17个暑期爱心学堂服务点,选拔出230名学习成绩好、沟通能力强、专业有特长的“返家乡”大学生,把“暑期爱心学堂”开到群众家门口,既让辖区有需要的家长放心工作、安心务农,又让原本平淡又漫长的暑假变得更加精彩。
“暑期爱心学堂”也让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受益匪浅。川汇区“返家乡”大学生临时团支部书记吴成文说:“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回报家乡,用爱打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目前,社区里已有110余名中小学生加入“暑期爱心学堂”。红旗社区的“暑期爱心学堂”共有28名志愿者,服务对象为社区6至14岁的孩子,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半至下午5点半每天有7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并开展绘画、阅读、红色宣讲等系列兴趣活动。这些课程不仅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