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每逢周末傍晚,周口市文化馆“周末公益剧场”舞台上、全市各县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由各级文广旅局牵头组织并免费推出的戏曲歌曲演唱、广场舞大赛等演出轮番登场。看一场高质量的文艺活动、非遗展演,享一次神奇的研学体验之旅,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幸福生活。
如今,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已成常态,这得益于周口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带来的红利。近年来,周口市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为目标,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为抓手,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带动,通过一个个“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一个个“N分钟文化圈”渐渐成型,将群众的文化生活装扮得越来越多姿多彩。
周口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周末公益剧场”连续演出16年,累计演出场(次)近千场;他们采取纯公益模式,探索开办的“艺周到”市民艺术夜校,为市民提供文化艺术普及课程,持续“圈粉”年轻群体;持续开展周口市戏剧大赛、少儿艺术大赛、民间艺术大赛、“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等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院校和进军营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菜单式”服务;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周口市还以“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非遗普法宣传”为主题,向群众集中展示了周家口木版年画、郸城泥塑、刘氏剪纸等非遗项目,叫响我市的非遗品牌,打造了文旅消费新体验。
一系列活动的高效推进,带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触达率和影响力得以不断提升,为我市构建起更加开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