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看周口】太康:日常就医 村里就行(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2024-06-04 19:04:58 来源: 人民日报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6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河南不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日常就医村里就行》报道了周口市太康县在完善保障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医疗人才投身基层、服务乡村的成果成效。具体内容

本台讯  6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河南不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日常就医村里就行》报道了周口市太康县在完善保障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医疗人才投身基层、服务乡村的成果成效。具体内容如下: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保障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医疗人才、积极推进村卫生室门诊医保结算……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

河南省农村常住人口超过4000万,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老幼比例呈上升趋势,全省乡村医疗需求不断加大。

去年11月,河南省出台《河南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深化乡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提高乡村诊疗水平,便利农民群众就近就医,保障和提升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部分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看乡村医疗卫生领域的新变化。

 

完善保障激励政策

吸引人才服务乡村

39岁的村医郭景华,现在是太康县毛庄镇三里桥村学历、收入最高的人之一。

“按照规定,开一个处方,俺可以收6元诊疗费,这一块,每个月收入1300多元;全村常住人口1600多人,每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去年是80多元,其中45%直接打到俺卡里。这两项加起来,俺一年收入差不多8万块。这在村里,可是不少了!”她给记者算了笔收入账。

郭景华20岁嫁到三里桥村。爱学习的她,32岁又参加高考,到商丘医学专科学校读了临床医学专业,拿到了大专文凭。2020年,她考取了太康县的大学生村医,又回到三里桥村。

“俺家人现在都到县城住了,俺也想去县城开诊所。但一来,俺娘就是村医,俺对这职业有感情;二来村医现在待遇不错,还有事业编制,俺觉得留在村里服务乡亲也挺好!”她的想法挺实在。

郭景华除了在村卫生室日常接诊外,还承担着全村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和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建档、随访、保健任务。上门送诊、送药,帮助村民改善卫生习惯、传播保健知识,村民对她这个全村老少的“健康管家”都很尊敬。

为了吸引更多高素质医疗人才投身基层、服务乡村,《河南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的保障激励政策,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入编等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倾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