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4月12日,河南卫视《河南午间报道》栏目以《沙颍河畔焊花闪 千吨级船建造忙 》为题,报道了周口沈丘造船产业相关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借助沙颍河通江达海的内河黄金水道,周口市沈丘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如今,那里的造船行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在位于沈丘县周营镇沙颍河南岸的周口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偌大的露天造船生产基地机器轰鸣,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船厂订单火爆,已经排到了明年5月份。
“由于订单较多,时间紧、任务重,我厂现有工人300名在不同岗位加班加点进行施工。”周口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万里说。
近年来,以沙颍河航运为依托,周口全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沈丘县作为周口对接长三角的第一门户,抓住内河航运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机遇,致力于打造临港经济新高地,这也给当地的船舶修造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我公司生产的船舶主要用于一些干散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载重量在2000吨左右,符合京杭大运河标准化船型。”周口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汪红魁说。
船老大钮玉斌刚刚定下一艘新船,从事航运业37个年头的钮玉斌说,从80年代的小帆木船起步,自己的谋生工具不断迭代升级,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新建了一条船,2000吨左右,投资了300多万,虽说用船辛苦一点吧,利润还是不错的,每年能收入个几十万。”船主钮玉斌说。
家门口的造船厂还吸引了不少技术人才回巢发展,有着大型造船企业6年多工作经验的郭高志,如今是厂子里可圈可点的技术能手。
“家里船厂开始以后一直在家里边,工资能达到五到六千块钱。”造船工人郭高志说。
借助沙颍河通江达海的内河黄金水道,周口市沈丘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如今,那里的造船行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在位于沈丘县周营镇沙颍河南岸的周口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偌大的露天造船生产基地机器轰鸣,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船厂订单火爆,已经排到了明年5月份。
“由于订单较多,时间紧、任务重,我厂现有工人300名在不同岗位加班加点进行施工。”周口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万里说。
近年来,以沙颍河航运为依托,周口全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沈丘县作为周口对接长三角的第一门户,抓住内河航运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机遇,致力于打造临港经济新高地,这也给当地的船舶修造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我公司生产的船舶主要用于一些干散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载重量在2000吨左右,符合京杭大运河标准化船型。”周口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汪红魁说。
船老大钮玉斌刚刚定下一艘新船,从事航运业37个年头的钮玉斌说,从80年代的小帆木船起步,自己的谋生工具不断迭代升级,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新建了一条船,2000吨左右,投资了300多万,虽说用船辛苦一点吧,利润还是不错的,每年能收入个几十万。”船主钮玉斌说。
家门口的造船厂还吸引了不少技术人才回巢发展,有着大型造船企业6年多工作经验的郭高志,如今是厂子里可圈可点的技术能手。
“家里船厂开始以后一直在家里边,工资能达到五到六千块钱。”造船工人郭高志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晨辉 沈琳桂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晨辉 沈琳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