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这一批45公斤太空‘韭仙子’种子要在下午4点前发往韩国,明天一早要把7.5吨重的‘韭王子’鲜韭菜发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4月9日,河南绿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顺德在扶沟韭菜科技园向记者介绍说。
韭菜是我国最古老的蔬菜之一,在扶沟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据《扶沟县志》记载,宋朝年间,扶沟城西一带农户在坑边、地头种植韭菜,后来连片成方,农户就临韭菜地搭屋而居形成村庄,起名韭菜园,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韭园镇。新中国成立初期,扶沟开始种植拱棚韭菜和露地蔬菜,是周口地区重要的商品菜种植基地。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当地江村镇规模化种植韭菜达1000多亩,亩均效益3000多元,全县韭菜面积随之逐年增多。
刘顺德是扶沟韭菜种植的代表人物之一。1986年冬天,刘顺德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发现,稀稀拉拉的几棵韭菜直挺挺地在雪地里格外显眼。“这几棵菜看起来抗冻,能不能把它们集中繁育、扩大种植,以后说不定冬天也有菜可卖。”刘顺德的想法得到父亲的认可。父子俩先后从6亩韭菜田里刨出约160棵抗冻韭菜。经过两年繁育,他们终于把抗冻的鲜韭菜卖进了冬天的菜市场。
后来,刘顺德在扶沟县崔桥镇建起了两个总面积800余亩的韭菜基地,成立了国内首个专业性的韭菜研究所,并在全国建立了八个育种基地。刘顺德喜爱寻找野韭菜,从新疆到海南,从山东到西藏,他把找到的野韭菜“请”进自己的实验棚进行适应性培育后,再进行选育、提纯和培育,然后大田种植、大面积推广。目前,刘顺德已经培育出韭种116个、拥有韭菜育种材料262种(个),其中6个韭菜品种收录国家蔬菜品种资源库。
2003年,刘顺德的航天育种梦开始萌芽。为了把最优的品种带入太空,他用在呼伦贝尔采集的野韭菜和长茎型抗寒韭菜,经过3年时间,筛选培育出了耐寒抗病、叶宽、甜中微辣、产量高的韭菜新品种,取名“韭仙子”。2016年4月6日,刘顺德精心选育的13克优良韭菜品种搭乘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卫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在太空遨游了12天。
“韭仙子”在高真空和失重以及微重粒子、紫外线强辐射的作用下,60%的种子的形状、性状、品质、抗性等向好变异。“韭仙子”发芽率超95%,根粗苗壮,每亩年产鲜韭菜2.5万公斤。尝到甜头的刘顺德,航天育种梦也在拔节生长。
2022年6月5日,他又把100克“韭王子”和20克“久黑”两个品种送上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在太空遨游六个月后顺利返回地球。“韭王子”和“久黑”经过一年的培育,生长迅速、叶貌强壮,叶梢粗而长,叶色深绿、宽厚肥嫩,粗纤维极少,口感有余香,辛辣且野香味浓。用刘顺德的话说就是:“太空种子产量高,口感醇香。”
河南绿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研发韭菜品种206个、培育上市106个韭菜品种,扶沟韭菜在全国各地的种子繁育基地10800亩,是全球最大最全最多的韭菜种质资源库。扶沟韭菜在亚太种子会、北京种子交易大会、广东蔬菜种子会、山东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杨凌农博会展出期间,深受客商欢迎,出口到十多个国家。河南绿久韭菜基地2020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韭菜绿色食品A级标志”;2023年5月,扶沟韭菜被收入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
扶沟县现有韭菜种植面积5000多亩,其中100亩以上的基地6个,年产鲜韭菜40000吨,带动600户农民发展韭菜种植,亩均可收入1.5万元。扶沟韭菜种子占全国销量的70%,锻造了太空韭菜的中国“芯”。
据了解,到2028年,扶沟县韭菜种植面积将达5万亩,扶沟县将成为中原最大的韭菜新品种培育中心、种植新技术推广中心和种植新工艺研发中心。扶沟县韭园镇也将建成“太空韭菜”小镇,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太空育种成果。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金刚 通讯员 郭玮炜 谷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