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别看将军只读两年私塾就扛枪打仗了,他最喜欢学习,重视教育。任营长的时候,他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这所学校,还规定凡贫家子弟,一律免费上学。”近日,在扶沟县吕潭乡抗日英雄吉鸿昌故居,85岁的义务讲解员何国志老人向参观者讲述吉鸿昌学校的故事。自1991年起,他已默默无闻地为吉鸿昌将军“看家护校”,义务讲解英雄故事33个春秋。
吉鸿昌将军是著名爱国将领,抗日民族英雄。1895年10月18日出生在扶沟县吕潭乡,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鸿昌致力民族抗战事业,率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连续激战,成功收复康保、沽源、宝昌、多伦,系“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2009年,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吉鸿昌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作为吉鸿昌故居守护人,吕潭二村村民何国志老人一年四季,不分早晚,饱含热情地向一批又一批的社会各界人士讲述鸿昌生前故事、传递鸿昌精神。
一座方正院落,东西各建6间厢房,坐北朝南则是5间堂屋。厅堂内塑有吉鸿昌雕像,四面墙壁挂满他各个时期的照片、画像以及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世五将军就出生在这个小院里。”吉鸿昌字“世五”,何国志老人习惯这样称呼故居主人。
1921年,吉鸿昌在冯玉祥麾下升为营长,拿出全部积蓄,在家乡利用一所破庙作校舍,创办吕北初级小学。“凡贫家子弟,一律免费上学”的校规,吸引了吕潭乡周边许多孩子入读该校。1928年夏天,学校更名为私立中山小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先后改名为吕潭完小和吕潭中学。何国志老人回忆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学校连同吉鸿昌故居被保护起来,有关部门另辟校址,校名改为吉鸿昌学校。
清明节期间,当地的部分中小学校学生代表来到吕潭学校旧址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纪念活动,集体参观了吉鸿昌学校和吉鸿昌故居,循着英雄的足迹,接受一场红色的精神洗礼。期间,在吉鸿昌将军塑像前,何国志老人生动地讲解了吉鸿昌将军亲手毙堂侄、创办吉鸿昌学校等生前事迹,在场的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听了何爷爷的讲述,我被吉鸿昌将军的事迹深深感动,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像他一样的人!”张晨曦同学说。
何国志老人说,虽然自己识字不多,但吉鸿昌将军的事迹只要听人说一次就能记在心里。据不完全统计,33年来,他先后为来自新疆、黑龙江、四川、云南等省内外50余万名参观者义务讲解6万余次。平时有空,他就在里面除草、修剪灌木、擦拭尘土,当义务讲解员。他说,自己对吉鸿昌将军有感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吉鸿昌不仅是扶沟的英雄,也是国家的英雄。有生之年为吉鸿昌将军当宣传员,讲好红色故事,是一件光荣的事,他会一直做下去。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金刚 扶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