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2月24日晚,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栏目以《畅通“微循环” 打造便利圈》为题,聚焦周口市川汇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这是《焦点访谈》今年首次以15分钟的长度报道周口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经验,具体内容如下:
走出家门,在步行一刻钟的范围内,可以做些什么?给大家看一张河南周口市汇川区文明片区的15分钟生活圈地图,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百姓基本生活所需几乎全部覆盖。河南省周口市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长期以来,这里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历史欠账比较多。川汇区城市老旧小区集中,遗留问题尤其多。2023年,川汇区在改造老旧小区的同时,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居民的生活怎样了呢?
在河南周口市川汇区的文明片区,过节的气氛正浓,在五交化小区广场举办的社区大联欢活动马上就要开始。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潘帅
家人们,我们的社区大联欢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是财税小区,我们是文中小区,我们是五交化小区,我们是供销小区......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们叫文明小区。
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新春联谊会开始了。这是片区改造后,社区组织的第一次新春大联欢。在台上表演节目的李凤仙来自财税小区,是五交化隔壁小区的居民。片区改造前,对于李凤仙这样的外小区居民来说,别说来五交化小区跳舞,就是平时接送孩子想在小区里穿行一下也没有可能。
【同期】河南周口市财税小区居民 李凤仙
原来咋走,从这边过去再转到七一路上过个红绿灯。(那个接个小孩需要多长时间?)大概一来一回得40分钟。
李凤仙的家离七一路二小的直线距离不过二三百米,这多绕的路给生活造成很大不便。李凤仙居住的财税小区地处周口市的中心老城区,周边与供销小区、五交化小区、文中小区连成一片。因为地处中心城区,片区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相对齐全,但由于这里的小区涉及的单位多,遗留问题也多,各个小区之间并不互联互通。
【同期】 河南周口市财税小区居民 李凤仙
原来买菜从这出门,转个大圈子上万果园超市去买,要买重的掂着可沉,但你必须买,这是生活用品,原来转过去得20分钟。
除此以外,这个片区的房屋大部分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小区道路、公共照明、环境卫生等基本生活设施的严重老化,同样造成居民生活的不便。
【同期】河南周口文中小区居民 徐进红
以前路也就这么宽一点,这边全部是私搭乱建的小配房,根本就出行一点都不方便,医院倒是不远,在那边,也就一千多米,但是有点啥事你打个电话救护车进不来,你心里面干着急没办法。
【同期】河南周口供销小区居民 万华丽
院子小,车位也少,所以停车非常困难。之前我停车的时候就要停差不多两公里之外的地方才能找到停车位停车。
2019年,周口市川汇区开始陆续对辖区内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 2023年,《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川汇区在改造老旧小区的同时,开始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李炜
川汇区老旧小区比较多,但是周边的配套相对比较完善,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探索把小区、街区和片区三区统筹打造的这个模式,小区我们重点是完善设施,片区我们重点是畅通循环,街区我们重点是提升服务,我们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推倒重来。
改造前,川汇区共有老旧小区559个,这些小区由于年代久远,场地狭小,周边配套差,如果只是完善各小区的设施,改造提升的效果会十分有限;但如果连片改造,就可以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空间、设施、功能这些“先天不足”的问题。在谋划15分钟便民生活圈时,当地政府把打通小区间的堵点,畅通片区的循环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件事说起来是为大家好,但真做起来,并不容易。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潘帅
比如说像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以前这就是有一道墙,这里就是供销小区和这个五交化小区之间的一堵墙,当时我们两个小区的群众,也是有很多的顾虑,他们就是怕我们拆除之后,首先是不安全的,另外就是说可能会抢占各自共用的空间,政府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最终打消大家的疑虑,工作得以开展。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潘帅
在打通这些堵点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就是通过对群众进行了一个走访,然后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设计院的设计的效果图和这个规划图,我们把它打印出来,到群众的家里或者是到现场需要拆除的房屋面前去,让群众充分地理解和支持。
小区间堵点的打通,串起了老旧院落、区间道路、街头游园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让小区间现有的空间、设施、资源实现了共享。
【同期】河南周口市财税小区居民 李凤仙
从这边过去直接五交化,五交化对着就是七一路二小,接学生十分钟就到了。出门到那就是万果园超市,再往前面走一点是医院,各方面就占全了,医院、学校、超市,生活不困难,医疗不困难,买东西各方面都不困难。
【同期】河南周口市供销小区居民 万华丽
私搭乱建的房子被拆除了,然后停车位划得比较多了,现在我们几个小区连一块打通了,如果我们本小区没有停车位的话,其它的小区的车位都可以共享,就是回家晚了也不用说把车停到很远的地方再跑回来了。
小区间堵点的打通,让社区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大大提升,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有了基础,但社区居民的一些基本生活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便民”是重点。生活圈该怎么完善,由群众说了算。为此,当地政府广泛搜集了社区居民的意见,通过座谈、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最终拿到了社区居民的心愿清单。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文明片区居民 白国胜
办个身份证,还有些出证明上派出所人多,离家有点远,希望小区成立一个警务室,办起来方便一些。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文明片区居民 金艳朵
我希望我们社区有一个修衣服,修拉链,修裤边的便民点。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文明片区居民 顾晓玲
我特别喜欢跳舞,我就希望我们有一个小广场,另外再给我们增加一些健身器材。
这是当时征求意见时,大家呼声很高的文化广场。原来,小区的活动空间有限,居民要想锻炼,只能去外面,到最近的公园,最快也要走20多分钟。让居民在家门口有个锻炼的地方,这样的需求切实而紧迫,街道很快认定这个广场得建。经过寻找,街道把原来两个小区交界处的垃圾场清理出来,作为公共用地改造,来满足居民强身健体的需求。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广场建成了,社区居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室外活动场所。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文明片区居民 许依琳
我们有的时候还要来抢,有打太极拳的,然后跳广场舞的,大家都要见缝插针地用,大家有的时候还能一块玩。
广场建成后,成了社区里最受欢迎的地方。现在,这里不仅仅是大家锻炼的场地,还是社区组织活动让大伙联络感情的重要场所。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潘帅
我们这个小广场举办了很多的活动,端午节我们在这里举办包粽子比赛,九九重阳节我们有敬老孝老的活动,中秋节我们大家一起在这里吃月饼。
除了建文化广场这样的大事,居民们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琐碎需求,比如修鞋、配钥匙这样的服务。这也是社区在统计需求时,大家提出比较多的。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潘帅
其实这些小的需求关系着大的民生,那我们把这些琐碎的需求,琐碎的小事情做好之后,也就是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包括我们打造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其实也是为群众打造了一个幸福圈。
现在,与文明片区一条马路相隔,就是社区为居民们设立的爱心驿站,这里平时是阅览室,每到周二和周六的下午,还会有爱心志愿者团队到这里,为居民们免费提供修鞋、改衣服、配钥匙等服务。这天下午,社区居民党杰就带着穿坏的鞋找到这里。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文明片区居民 党杰
假如没有这个便民服务驿站,我们跑得就太远了,像我从我家到这有500米左右,他们周六、周二下午都是免费为市民开放,然后就是要急着用了过来跟他说你看我衣服等着穿呢,能不能给我们提前做一下子,他们也给我做。
这样的爱心驿站,不仅让居民们省去了琐事的奔波之苦,而且去商场里花几十元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在家门口就有人免费给自己服务,增加了很多的幸福感。对于志愿者们的付出,当地政府采用服务时长兑换积分的办法给予补偿,激发大家的服务热情。
【同期】河南省周口市大铁牛志愿者联合会 会长 孙彩云
比如我们去逛动物园去购物可以打折,相当于打了六到七折,(如有活动)你只要在群里一发 甚至有的时候是抢(志愿服务)名额的。
现在,在文明片区,当时居民呼声较高的广场、超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今都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打造中一一兑现。在充分考虑社区居民需求的基础上,街道为减少和压缩民生保障的服务链条,让大家办事少跑动,还在社区设立了警务室、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网点。
【同期】河南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潘帅
我们这个设立也不是凭空想象的,是我们根据我们的群众他们平时日常的需求,主要就是集中在我们的计生,民政和我们的社会保障方面,这些需求比较多,然后以前群众要到相关的部门去办理这些手续,可能比较繁杂,而且又浪费群众的时间还要跑很远的地方,所以我们根据群众的需求,设立了这些窗口,让我们的群众进一扇门就是能够把这些事情一站式进行办理。
目前,像文明片区这样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周口市川汇区已经建成65个,覆盖小区729个,服务居民24.18万人。对于周口市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如何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统筹好各项资金,打造出让老百姓满意的便民生活圈,是对政府管理智慧最大的考验。
【同期】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委书记 刘德君
我们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不大拆大建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前期,我们摸清各个老旧小区周边便民设施现状,能够纳入15分钟生活圈的,纳入便民圈规划,确需政府必须花的钱,我们集中力量办,我们将把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民政等事业领域的资金整合起来,用于路、管网、邻里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幼儿托育等等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此外,当地政府还积极撬动社会资本。针对不同的项目,在政府的引导下,有的以减免房租的方式鼓励入驻,有的免费提供场地,对于一些必需的非盈利性服务,则采取依托市民驿站由志愿服务的方式来解决。
【同期】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委书记 刘德君
我们简单算算账,就拿文明片区生活圈来说,如果我们全部用财政资金,我们需要五六千万,现在我们仅用了不到三千万元,就实现了预期效果。我们将筹集到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按事项清单拨付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小区当中去,实行戴帽下达,确保资金不流失、不挪用,全力保障生活圈的建设。
15分钟,这是一个时间尺度,也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节目当中我们看到,当地通过改造,精心布局,贴心设计,不仅让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大大提高,也激发了社区的新活力,让社区更有凝聚力,居民更有归属感,让居民家门口可感可及的幸福感大大增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美好生活,“圈”出和谐社区,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重构,也是城市社区功能的转变,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晨辉 杨宇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