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为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激发广大留守妇女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热情,商水县黄寨镇以“黄寨大嫂”千人胡同长为抓手的基层微网格治理体系,激活治理的“末梢神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做到“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真正实现了基层农村治理的零距离、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
在商水县黄寨镇,胡同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单元”。一条条胡同或长或短,却都有胡同长,而且这些胡同长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黄寨大嫂”。临近春节,各地游子都返乡了,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迎新年,而“黄寨大嫂”不顾自家冷暖,依然活跃在基层农村治理第一线,针对春节档口集中爆发的家长里短是非事进行调解。腊月二十二这天,总胡同长周菊听说后王行政村的村民程金波家里不太和谐,于是带领姐妹们来到他家。
周菊:“金波,你们最近咋样啊?不生气,不抬杠了吧?”
程金波:“这该过春节了,因为走亲戚,俺俩拌了次嘴,意见不合,我给你说说,你给俺评评。”
周菊:“可以,可以。”
原来是因为走亲戚,妯娌之间拿礼多少两口子意见不合,眼看年要过不好,经过周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劝说,做通了俩人的思想堵点。
这边刚解决了一家的事情,周菊又立马赶回村室,做好春节期间的安全、防火、环境卫生等事宜的预案,并传达到每一个胡同。全镇像周菊这样的“黄寨大嫂”还有一千多个,为抓好平安维稳服务,推进“三零”创建工作,黄寨镇全面落实维稳、治安、安全防范措施,“黄寨大嫂”按照镇党委、镇政府要求,围绕本胡同内的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治安防范等工作,随时排查、掌握、上报信息,并督促网格内居民做好“六防六促”工作,确保了网格安全稳定,实现了胡同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
黄寨大嫂总胡同长周菊表示:“我们‘黄寨大嫂’就是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为村民们办实事,今后我们还将会冲在‘三零’创建、人居环境等工作的第一线,切实为镇党委政府分忧愁。”
无论是蜜薯种植、采摘现场,还是周口港小集作业区征迁农户的家中,处处都有这“黄寨大嫂”的一抹红。“党委、政府铃声一响,‘黄寨大嫂’立刻到场”是这支巾帼力量的最直观体现。目前,黄寨镇1107名“黄寨大嫂”胡同长带领全镇广大留守妇女,创新实践,担当作为,活跃在黄寨镇各个村庄、各条胡同,如一缕春风吹进百姓的心间,似一束暖阳照耀群众的心田,让幸福黄寨变得更加出彩、更具活力、更富魅力。
商水县黄寨镇党委书记郑春来表示:“三年来,黄寨镇情感类民转刑案件零发生,各种民事刑事案件大幅度下降,‘黄寨大嫂’千人胡同长被评为全国乡风文明建设经典案例,河南省唯一。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黄寨大嫂’作用,将‘黄寨大嫂’千人胡同长基层治理模式真正成为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走出黄寨路子、探索黄寨经验、贡献黄寨力量。”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许伟光 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