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鹿邑县唐集乡始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三治理”统筹基本路径,用“三拉动”打破资金瓶颈,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靶向问题,锚定目标,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宜居农村新篇章。
唐集乡属鹿邑县最偏远的乡镇,历史欠账多,基础条件差,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乡村道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举步维艰。为解决这一问题,先后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村入组”农村公路项目、“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等,先后修通乡村道路累计近100公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谁来干”的问题,关键是解决“基层组织强不强”的问题。一是选好带头人。选拔一批年富力强、见多识广、思路开阔、管闯敢干的党支部书记。二是激励中间人。对于中间人,主要通过评比奖补、示范带动的机制进行激励,纾解畏难情绪,激发整治动力。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三是淘汰落后人。对于推而不动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坚决予以免职。近两年来,先后因此免职的党支部书记共3个,形成了有力的震慑。
为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瓶颈问题,唐集乡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资金,提供持续改善的动力和源泉。一是拉动乡村振兴建设捐助资金。建立在外成功创业人士数据库,适时召开联谊会,通过开展“最美乡贤”“荣誉公民”评选等活动,激发广大在外成功创业人士捐资反哺家乡的热情。近两年来,全乡各类成功人士捐款捐物累计超过300万元。二是拉动民间资本投资。对废坑塘、废闲地、废宅基地等资源,对外公开招租,既盘活了沉睡的资源,又改善了脏乱差的环境。三是持续拉动实施“五分钱”工程。与保洁公司合作,让广大群众参与,配备105名的保洁员队伍,确保日常保洁常态长效。
唐集乡结合乡镇实际,贯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先易后难,示范推动,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理出了“三治理”的路线图、施工图、作战图。“三治理”,即:一是治理房前屋后,清理“四大堆”。在房前屋后的治理上,坚持因地制宜,宜宽则宽,宜窄则窄,能绿化绿化,不能绿化硬化,长效管控。二是治理空宅院,清理墙倒屋塌、断壁残垣,让废旧的无主宅院有人管理、有人使用、有人受益,变乱为治,变脏为美,变废为宝。三是治理废闲地、废坑塘,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唤醒沉睡的资源。属于集体的,努力发展集体企业或项目,项目受益用于村内基础设施或公益事业建设;属于群众的“枕头地”,集约利用,采取集中对外招租或入股分红的方式发展种养殖,让群众多受益、长受益。截止目前,全乡累计栽植各类绿化树木近30000多株,安装路灯2767盏,美化墙体15000多平方米,打造“四小园”100多个,整治坑塘 57 个,拆除残垣断壁66处,清理私搭乱建113处,治理废闲地109处,建成食品加工、蘑菇大棚、林果基地、保鲜冷库、黄牛养殖等项目15个,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100万元。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磊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