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1月5日迎来了小寒节气,在这一年中最冷的时节,饮食、起居以及日常的活动该注意什么?如何做到科学养生,不走弯路呢?
专家表示,小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古话说:三九补一补,来年无病痛。这里的三九天恰在小寒节气内。经过了春、夏、秋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
周口市儿童医院妇孺国医堂主治医师李吉庆说:“ 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盛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以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还能让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如羊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进补还应该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子、当归等都是常用补药。”
这个时节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各种疼痛也会接踵而至。专家表示,天气寒冷时,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作,保暖是此时的第一要务,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尤其要加倍呵护。
“小寒节气阳气潜伏,精神上要做到宁神定志、心态乐观,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不可劳神忧事。同时,小寒时节,可以选择长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运动时需要注意的是,日出后再开始锻炼;运动前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运动要适度,以养胃气,不能锻炼得大汗淋漓才满意;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李吉庆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璐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