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赵加涛和聂西军是周口市东新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11月8号,在接到驰援扶沟的任务后,第一时间驾驶负压车赶往扶沟,支援抗疫。
到达扶沟后,他们被分配到核酸样本运送组和应急转运组。赵加涛成为扶沟县核酸样本运送车队的一员,也因此被称为样本“镖师”。截止到记者采访,他已连续工作了一周,每天穿着全套防护装备,满载各地采集而来的样本,奔波在检测点与检测实验室之间。 “样本要尽快送达实验室,我们每天要往返五六趟,根据上级指示把样本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赵加涛告诉记者,每天都早早的就穿戴整齐待命,接到指令立刻出发,确保核酸检测样本及时安全送达,早出晚归成为常态。
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保持冷藏、冷链,确保采集的样本有活力、有活效,及时地送达到实验室,这样样本的实验结果才可以准确有效。他们会严格执行采样运送标准,合理调度安排样本转运。同时,他们还要做好一级防护、对消杀用品配备等防护措施进行再次检查,保证样本运输安全。 “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感到很自豪。” 赵加涛说。
聂西军是应急机动车队的医院,平时的工作就是转运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由于任务的突发紧急性,很多时候他都是凌晨或者晚上出发,夜晚视线不好,再加上乡村里的路不熟,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不好找就开动脑筋,用导航、多打电话沟通,办法总比苦难多,每次都能够安全的把密接者送到相应的隔离点。
一旦密切接触者的信息得到了确认,就要对其进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管理。很多群众很理解,很配合集中管理工作,但也有人一时不理解、不支持、不接受,这时就要去进行耐心的劝说,力求动员每一位密接者接受管理措施。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讲道理、摆事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一劝就是一两个小时,但他们凭着“为人民健康服务和减少疫情扩散”的医者初心坚持下来了。 有时刚完成一个任务,下一个任务就来了。一直到第二批次驾驶员来增援,才能休息。
从疫情初发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十多个日日夜夜 ,“5+2”,“白+黑”,工作到深夜是常事。“其实我们开车运送还好,采样本的医护人员比我们风险大多了,真的很佩服他们。” 聂西军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沈琳桂 康琦琦 徐成龙 杜新 金刚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