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全省、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川汇区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将“问题解决率”和“企业满意率”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1+3”工作机制,聚焦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集能。
位于周口高新区的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项目,总投资约 30亿元,主要生产研发手机、平板、PC及穿戴装置等关键零组件,服务华为、荣耀等全球顶尖IT 客户。项目一期今年6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目前已安装设备约1000台,包含注塑、CNC、抛光、喷砂、清洗、镭雕焊接、手机平板和智能穿戴等6条精益组装线,用工人员近2000人,待一期约2500台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后,用工人员可达6000人。一期、二期全部完工后可实现年产值31亿元,带动就业3万人。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用水、用电需求则成为该企业最担心的问题。为此,川汇区通过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困,通过“1+3”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的协调优势和信息优势,“点对点”、“面对面”为该企业‘雪中送炭’,第一时间帮助该企业协调解决了水电问题,激发企业活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项目负责人雷雨说:“电的部分川汇区政府已经要求电力公司增加一条双电源供电,目前,本周第二条的线路可以直接供电,确保双回路的双保险。那水压的部分,水厂正在增加设备,增大水的压力,因为在大庆路的末端,水压还是偏低的,那这个部分,下一周有望得到解决,我们企业对“万人助万企”的活动推动,非常满意。”
川汇区“万人助万企”首席服务官陈学磊说:“我作为一名首席服务官,每天到项目所在地,了解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我能及时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逐级上报,反应给领导。能当天解决的不拖到第二天,为富士康做好服务,为我们的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为给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川汇区还制定了派驻法官和检察官制度,从区法院和检察院选派党性强、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驻企法官和检察官,定期走访调研民营企业,与企业代表开展座谈,了解企业法治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落实政策、纾困解难、谋划发展。
川汇区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马娜说:“作为服务企业的派驻检察代表,我们定期走访企业,进行征求意见,征求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去了解企业的法治需求,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针对企业及经营发展的法律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干部职工执法守法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风险隐患,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河南宏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七峰说:“作为企业家,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次活动比较“新”和“实”。“新”就是形式新,为我们企业服务,不但有了服务员,还有助企法官和检察官,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实”就是解决问题,我们公司继续申报绿色环保引领企业,助企干部及时协调区环保局和中介公司,对我们公司进行了专题对接指导,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目前,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据了解,“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为更好服务企业,畅通企业反馈问题渠道,打通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切实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川汇区严格落实省、市的总体部署和相关要求,探索构建实施了3个“1+3”服务模式。其中,“1+3”工作队伍机制,即一名处级领导带队,由首席服务官、驻企法官、驻企检察官组成的服务企业队伍,对各类企业开展亲情化服务;“1+3”工作运行机制,即把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变更为日常联络机制,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落实政策、纾困解难、谋划发展,打造“一联三帮”的工作格局;“1+3”考评机制,即以服务企业为年度考核第一指标,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等考评奖惩机制。同时,实行助企企业库、助企人员库、问题清单库和整改落实清单的“三库一单”信息管理机制,建立问题清单销号督办机制,制定问题收集、分办交办、销号管理等工作清单,问题解决一件销号一件。并制定印发了《川汇区驻企首席服务员、驻企法官、驻企检察官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川汇区企业服务卡》等,为顺利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确保了市委“以结果论英雄”部署要求在川汇区落到实处。
川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兴龙:“我们要树立以项目为王的理念,以成败论英雄,以结果为导向,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把问题化解率和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万人助万企”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下一步,川汇区将继续坚持监督执纪保长效,拧紧责任发条,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万人助万企”活动高效推进,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交上一份闪亮的答卷。”
据统计,截止目前,川汇区已建立83家企业服务库,走访企业36家,梳理企业存在问题52项,共办理涉民营经济案件3件,提出检察建议5份,为民营企业家追回款项60万余元。办理涉民营企业诉讼案件线索8件,立案8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4件。先后为企业举办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讲座20余场次,审查并规范各种经济合同180余份,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提出改进性司法建议10余条,确保了企业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让企业充分感受到了‘万人助万企’活动带来的‘速度’与‘温度’,为激发企业活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奠定坚实基础。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凯 朱丹丹 艾增升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