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周口市立足农业农村实际,深化和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群众增收和增加村集体收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
这里是扶沟县大新镇河业刘行政村的村委会,86户村民正在喜领土地承包金。
“有15亩地,领了9800多块钱。”扶沟县大新镇河业刘行政村村民杨娜说。
“650保底钱,到年底秋罢以后还要进行分红。这清落这么多钱,多得呢。”扶沟县大新镇河业刘行政村村民聂建设说。
领保底钱,享受分红。河业刘行政村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与河南豫粮源公司的“牵手”。2020年,河南豫粮源公司流转了该村816亩土地,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为豫粮源公司的股民,双方协定,公司每年经营纯收入的40%留给村里。
同期:扶沟县大新镇河业刘行政村支部书记 刘建设:效益年底总效益出来了再给农户30%,给这个村集体10%。原来这个村里的经济啥都没有,现在这个项目签约下来,今年可能能弄七、八万块钱。
“真正打造三方收益,就是农民收益,我们公司收益,村集体收益,真正的为农民增加收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河南豫粮源公司总经理刘天华说。
人们常说“有钱好办事”。在周口市政府办公室帮扶的淮阳区齐老乡柳南村,驻村第一书记常守振带领大家通过发展产业,使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就在上周,村头15亩改造一新的坑塘又被承包出去了,加上坑塘原有的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每年有了不菲的收入。
“一亩地是600块钱,这一块儿加一起一年俺村村集体收入十五、六万块钱,壮大了村集体发展。”淮阳区齐老乡柳南村支部副书记钱良印说。
利用村集体收入,柳南村安装了路灯,整修了街道,保洁员每月能领到500元的固定工资。今年,柳南村还将接续完成好引进企业入驻、提升村民文化休闲广场等20件实事。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用,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完善好村级治理,特别是大力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更多的农民能够走出家门、走进工厂,有活干、有钱赚,用产业的支撑,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对接好乡村振兴,团结带领群众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驻淮阳区齐老乡柳南村第一书记常守振说。
截止2020年底,全市有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村3278个,占比为65.94%。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4378个,占比88.1%。为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周口市委组织部、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全市选定107个村,投入资金9001.7万元,2021年选定129个村,投入资金8396.5万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到2022年,除了一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以外,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逐步实现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立足周口实际,在盘活用好集体资产上下功夫,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工则工,进一步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利用为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集中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利用生态环境、人文历史、闲置的农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股份合作,进一步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周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华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王振伟 沈琳桂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