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奋力实现“十四五”开新局】周口:产业兴旺做支撑 乡村振兴底气足

2021-01-19 16:49:40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周口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日前召开的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一定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

本台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周口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日前召开的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一定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的大头戏、重头戏,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跳起欢快的歌舞,展示幸福的生活。日前,西华县奉母镇七二村举行了秋季股东分红大会,全村1578口人,人人是股东。何钦亮一家两口人领到了56.2元的分红。

“加上村上分红一共是446块2,感到很实在,以往任何一年没有这样办过。”西华县奉母镇七二村村民何钦亮说。

七二村全体村民人人能分红,主要得益于村集体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2019年,奉母镇以七二村为试点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产权不明的田块和“四荒地”进行集中整治,共清理出127亩土地,通过种植小麦和玉米,村集体经济实现净收入14万多元。

“其中30%村集体用,一共提了45000多块钱,剩余的70%也给大家分红了。”西华县奉母镇七二村村支书何世圈说。

像七二村一样,奉母镇35个村以荒坑、荒沟、荒地、荒滩“四荒地”整治为抓手,因地因势制宜,宜渔则渔、宜养则养,对外统一发包出租,唤醒了“沉睡”的集体资产。

“我们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个“三变”政策实施,目前全部实现了村集体村村有收入,5万元以上的收入达到29个村。”西华县奉母镇党委书记陈鹏说。

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定走好以“六村共建”推动乡村振兴的周口路径。太康县王集乡方城村原来是一个软弱涣散村,村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长期占用,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和改变农村面貌更是无从谈起。第一书记吴娜2020年春节后走马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村集体资产。

“当时村委账上几乎没啥钱,想维修路灯,修补险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因为没有钱,干不成。所以要找回村集体资产,发展村集体经济。”太康县公路局驻王集乡方城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吴娜说。

通过召开党员大会、乡贤会、加强村委班子建设等举措,吴娜带领大家上门作占用村集体资产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找回20多亩地的集体资产,与返乡创业大学生刘静静签订了五年租用合同,用于发展养羊产业,方城村一下子挣来了5万元的村集体经济。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吴娜带领大家开展了街道环境整治,集中开展小菜园、柴火垛、杂物清理。村庄大街小巷种上了绿化树,更换了摄像头,维修了损坏的路灯,险桥装上了新护栏,方城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利用村集体经济我们还建起了电商直播基地,通过直播卖农产品,获得了不少收入,留到了村集体。另外我们还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养羊产业,以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产业让农村宜居宜业、让农民富裕富足,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设。”太康县公路局驻王集乡方城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吴娜说。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投入48.1亿元,统筹谋划扶贫产业项目6963个,建设产业扶贫车间677个,建成光伏电站1276个,认定市级扶贫龙头企业47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1家,市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13个。形成了种、养、加、光(渔光互补)、游、电六种业态。这些扶贫项目在带动困难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激活了集体经济的活力。

“我们王集乡通过发展产业,37个行政村壮大了集体经济,108个自然村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村建设等多年来想办没有办成、办不了的工作。还有一些村用集体经济入股,参与到种养等产业当中,形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良性循环,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太康县王集乡党委书记冯中勋说。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 、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采写:周口广电融媒记者 王振伟 沈琳桂 陈家辉 太康台 李大鹏

责编 锦勤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