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周口由于地处平原,一直以来全市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资源分布也不均。近年来,周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国土绿化提速就是抓生态文明提速的思想,协调推进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政治生态一体化建设,从更高的站位、用更宽的视野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
在商水县张庄镇张坡村,商水县自然资源局的勘测规划人员正在对田间的生产道路进行规划测量。
商水县自然资源局陈榜柱说:“我们正在对田间道路进行实地测量。看能不能建防护林,通过刚才的测量结果来看,这里需要栽植树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周口市以“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平原沙荒造林为重点,建成了以农田林网、农林间作为主体,以通道绿化为骨架,点、片、带、网相结合的高技术标准综合生态防护林体系,以沟河路渠林带为骨干,整合多种资本资源,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有效提升耕地的质量。
商水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秀田说:“农田林网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就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我们商水县是典型的平原县。以前5月份的干热风造成小麦减产。我们建设和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形成了比较好的生态防护系统。减少了干热风对小麦的损害。从而提高了粮食的产量。现在我们商水县农田林网的控制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形成比较好的生态防护系统。”
周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华说:“营造农田防护林对改善农田小气候、改良土壤,减轻干热风、倒春寒、霜冻、沙尘暴等灾害性气候的危害具有独特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持续高标准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统筹考虑道路、河流、沟渠、农田和村镇,综合治理。规划以乡道、村道和三级支流作为骨干林带,两侧各栽植2行以上乔木;优化乔灌结合比例和绿化树种配置,完善高标准林网体系,按照250-300亩一个网格进行设计绿化,确保农田林网控置率达到95%以上。”
除了在农田里植树造林,周口市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还大力推进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努力打造生态绿色富民产业。
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的和盼望,正在自己承包的桃园里采摘黄金蜜桃。
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村民和盼望说:“我承包了有171亩地。每亩的产量大概有4000斤左右。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两块钱一斤。每亩地能够达到八九千块钱。今年又多种植了四十多亩黄金蜜桃。这个桃子,它的口感是非常好。甜度非常高。经济收入会更高一点。”
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支部书记吴东亮说:“在原有八千多亩桃园的基础上,新增桃树面积,桃园5300亩,实实在在达到了一万三千多亩的桃园基地。为我们村新引进新品种二十多个,并且在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从而提升了群众的经济收入,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目前,西华县万亩桃园春天花似锦,夏秋果飘香。裴庄村先后荣获国家农业部“田园风光”、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
此外,西华县还大力发展苗木产业,不仅大大提升了苗木质量。还拓展了对外畅销渠道。
西华县红花集镇护挡城村护挡城林场场长刘海超说:“护挡城林场目前主要培育各类造林绿化苗木,目前主要培育有无絮杨苗木200亩,4倍体泡桐100亩 无球花桐100亩,各类绿化苗木300亩,我们当地的苗木主要用于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不仅解决了产业发展和造林绿化苗木短缺问题,而且起到绿化国土美化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周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华说:“近几年,全市积极推进特色经济林和优质林果、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发展。全市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275个,成功申报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实现林业产值148.84亿元,林下经济实现总产值13.59亿元。”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刘勇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