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经过网评、专业组评审,现场考察、最终答辩评审和公示等诸多环节后,10月20日,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主持的《矮秆大穗、抗病抗逆小麦骨干亲本新种质周8425B创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小麦育种工作一直以来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的最大优势,1965年建院以来,先后培育出周麦9号、18号、22号、24号、26号、27号、32号、36号等30多个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亿多亩。在长时间的育种工作中,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也担负着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研究。此次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矮秆大穗、抗病抗逆小麦骨干亲本新种质周8425B创制与应用》项目,历经40年,饱含了周口农科院几代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成果。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韩玉林说,周8425B在矮秆大穗大粒特性、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并为主效遗传,高产特性遗传力强。专家对周8425B主要抗性和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掘出23个新基因(位点),为小麦相应高产和抗病抗逆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豫、皖、苏、陕、鲁、冀、晋、甘、川,鄂、北京和上海等12个省市172家育种单位以周8425B作骨干亲本,进行小麦培育工作。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王振伟 沈琳桂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