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网讯 2019年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2019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指出,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2020年初夏,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又谆谆告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作为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周口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基础。
三夏麦收期间,在周口市商水县张庄乡5万亩高标准农田,麦浪滚滚,数百台收割机纵横驰骋,收获丰收的喜悦。种粮大户邱守先种植了2000多亩优质小麦,喜获丰收。
邱守先高兴的说:“我这一块麦是刚刚收的,颜色也好,这籽粒比着普通麦要饱满,产量不错。”
粮食生产是我市的一大优势,也是我市的一张王牌。怎么样打好这张牌?怎么样在粮食安全方面有新作为?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大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力,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17万亩,昔日的“斗笠田”“望天田”变成了“万亩田”“吨粮田”。同时,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91个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科技服务活动,加强对老百姓的技术培训,为粮食生产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种粮大户汪先锋表示:“今年小麦到成熟中后期,农业局的技术员到田间地头为防止赤霉病、 蚜虫作了技术指导, 也用无人机进行了喷防 ,为咱们小麦丰收打下了基础。”
一个好种子,对小麦增产增收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试验、示范、推广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60多个,加强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常年建立小麦良种繁殖基地近50万亩,生产优质小麦良种近5亿斤,成为黄淮流域最大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全市小麦良种覆盖率超过98%。
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韩玉林表示:“小麦良种的应用和推广,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寒、抗旱,抗倒、抗病以及抗虫的能力,为我们小麦夏粮的丰产丰收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提供了一个新品种的技术保障。”
实现藏粮于技,还要有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民。商水县种粮大户刘天华,把农民土地托管起来,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引进先进技术和大型农业机械,种植绿色小麦,在黄土地里刨出了黄金。
商水县天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高兴的说:“市场小麦一般是一斤1.2元左右,我这都卖2.5元左右,现在咱这是有好东西不愁卖。”
“专业人干专业事”,如今,我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耕种到田管,再到收获、销售、加工,带动了藏粮于技的落实,推动了粮食生产稳产高产,实现了农民增收。政策好、人努力,科技促丰收。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的周口,将始终遵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让多彩农业成为出彩周口的厚重底色!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