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为迎接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上午,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周口非遗人“战疫”事迹暨作品展在周口市文化艺术中心院内展出。
记者注意到,现场参加展览的非遗项目有21个,有张氏剪纸、黑陶制品、王氏秸秆画、刘氏糖画等作品,现场还展演了太康道情、沙河大鼓、渔鼓道情等周口人耳熟能详的曲目。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市各级非遗传承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捐资捐物、熬制中药、配制膳食、录制“战疫”小戏小品和曲艺演唱段子,创作了歌颂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作品,展现了我市非遺人传承人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为此,现场主办方对全市21个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突出成绩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了表彰。
淮阳黑陶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张辉说:“今天获得抗疫先进个人的奖项,心里非常激动,这一次展览我带来了黑陶烧制的抗疫作品,就是把抗疫期间发生的人和事,创作成了黑陶的作品。这对我也是一个激励,我以后争取多创作一些反映新时代、新风貌、新变化的作品,来为我们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展板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让市民更深入了解了自己身边的“非遗”。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杨璐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