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网讯 3月11日中午12:10,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的防控疫情特别报道《我们一起战“疫”》再次直播周口,通过5个短片多角度、全方位展示1000多万周口人民如何勠力同心战“疫”情。
【郑州演播室】这里是河南卫视与新闻频道并机直播的抗击疫情特别报道——我们一起战“疫”。来关注河南的疫情。2020年3月10日0-24时,河南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截至3月1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72例,无重症病例,无危重病例,累计死亡病例22例,累计出院病例1249例。截至昨天,周口已连续21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并实现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下面我们来连线周口台主持人沙方,来了解一下那里的情况,沙方你好。
【连线周口演播室】好的,主持人!来关注周口的具体情况。连日来,湖北的疫情始终牵动着周口1000多万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市各级各方面响应号召、迅速行动,其中,“逆行老兵”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三次奔赴武汉捐赠生活物资,助力当地人民抗击疫情。
片一:周口:“逆行老兵”王国辉三赴武汉捐物资
3月1号凌晨,悬挂着“河南沈丘赴湖北武汉蔬菜捐赠队”的13辆大卡车,满载着沈丘县全县人民爱心的农副产品集结完毕。这次车队的领队,是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三次前往武汉。
王国辉说:“与往次不同的是,这回我受沈丘县委县政府委托,代表我们全县人民,把这些爱心蔬菜送给武汉一线职工以及居民。”
王国辉曾在武汉服役17年,三年前返回河南老家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得知武汉疫情告急,大年三十当天,王国辉驱车10小时,500公里,把5吨蔬菜送到了武汉火神山医院。王国辉说:“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既是河南人,又是武汉人,我愿意为我的家人做一点事,不管有多么危险。”
2月24号,王国辉又带着两辆卡车,再次奔赴武汉,为火神山抗疫一线送去蔬菜30吨。这次送菜返回后,沈丘县委、县政府得知武汉新鲜蔬菜供给仍然存在缺口,决定县里出资采购一批农副产品。因此王国辉此次奔赴武汉,送去的物品是前两次的4倍,共130吨农副产品,捐赠给武汉居民、一线环卫工人,陆军总医院以及其他两个军队保障团队。
沈丘县农业农村局质检站站长王云志说:“本地部分种养殖基地采购,县农业农村局质检站对这批农副产品全部进行了质量安全检测,确保武汉人民吃上放心、安全的农副产品。”
王国辉表示:“这些都是来自咱(沈丘县)扶贫点上的,4个乡的9个园区,上海青莲藕大葱胡萝卜咸鸭蛋 这次是代表咱沈丘县全体人民 来增援武汉。”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全县人民,王国辉、爱心人士和沈丘县,不断传递和壮大着爱的力量。
片二:周口扶沟:中原菜篮子充足安全 稳产保供不断线
【连线周口演播室】不止是沈丘县,素有“中原菜篮子”美誉的扶沟县,是全国果蔬十强县。面对疫情,扶沟县一方面加强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强化措施抓好蔬菜生产保供不断线,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吃上安全新鲜的蔬菜。
眼下,越冬茬蔬菜正处于集中收获期。记者在扶沟县各个蔬菜生产基地看到,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内,嫩绿新鲜的黄瓜、饱满圆润的西红柿,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
扶沟县柴岗乡梅桥村蔬菜生产基地负责人梅根清说:“光我们梅桥园区产出三万多斤,现在我们的客户源源不断,例如南阳、信阳、驻马店、郑州、开封、洛阳等地。”
据了解,目前,扶沟可收获蔬菜面积2万亩,主要以日光温室和拱棚设施蔬菜为主,生产有黄瓜、西红柿、辣椒、荆芥等,蔬菜日供应能力200吨。产的出,运的走,蔬菜才能走上市民餐桌。因此扶沟县还着力保障绿色通道畅通,确保蔬菜供得上、不积压。
扶沟县农村农业局局长陈发忠说:“开辟绿色通道,让运输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和这个运输农业投入品的车辆优先通行,解决蔬菜运得出去的问题。”
越冬茬蔬菜结束后,春季蔬菜能否及时接茬跟上,对确保疫情期间蔬菜不断档、不脱销很关键。扶沟县及早谋划,及时组织本地蔬菜科研机构、育苗企业和技术专家,全面展开蔬菜育苗工作。记者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育苗工场看到,4000多平方的育苗温室内,摆满了一株株嫩绿的蔬菜幼苗,工人们正在进行拼盘作业,保证蔬菜苗均匀、整齐、壮实。据研究院负责人马强介绍,在当地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培育出的蔬菜幼苗达到30多个品种,每天可以满足周边100多亩地的种植需要。
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负责人马强说:“冬季育苗需要供暖,现在就是天然气价格比较高,政府现在已经给协调下去了,一方的话便宜的有两毛多钱,我们用气量很大,这一季下来的话就(节省)好几万。”
不仅把成本降下来,金融支持也迅速到位。邮储银行扶沟县支行加大贷款力度,减少办事环节,加快放款速度。目前,已为菜农发放贷款30多万元。
邮储银行周口分行扶沟支行副行长王力说:“疫情期间,我行应贷尽贷、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确保这个菜农资金需求,我行还开通了这个线上急速贷产品,在我行手机银行上直接申请,几分钟就可到账。”
统计显示,目前,扶沟县12家育苗企业春季育苗9000万株,在日光温室和各类大棚内定植蔬菜6.5万亩,与去年持平,在疫情之下稳住了蔬菜生产的良好态势。
【连线周口演播室】周口作为农业大市,素有“豫东粮仓”之美誉。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60亿斤以上。连日来,周口市统筹推进复耕复产,切实做到战疫不误农时,为今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片三:周口:春耕复耕正当时 战“疫”生产两不误
在产粮大县周口市鹿邑县的千亩连片示范田,智能伸缩喷水器从地下钻出来,给这里的优质强筋小麦浇水。这个类似田间花洒的浇地“黑科技”,可以根据麦苗不同的高度来伸缩,保证所有的麦苗都能均匀的“喝到水”。
鹿邑县荣盛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峰说:“国家给咱调这么多水,咱更要珍惜,这个高科技浇水器来的正是时候,把每一滴水都用在粮食增产上。”
眼下随着气温的回升,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春季麦田管理也进入关键时期。周口市组织万名科技人员开展包千村活动,科学指导春管,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在郸城县钱店镇后胡行政村,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麦田管理。郸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史素英说:“当前小麦管理,一类麦田长得比较旺的,长得壮、比较好的麦田,在这个拔节期间需要控旺。针对播种期比较晚的小麦,长势比较弱的,这种应该追肥。”
郸城县钱店镇后胡行政村村民杨培臣表示:“非常感谢农业技术员,为我们解决了麦田管理的一些问题,我对今年的小麦丰产丰收有了很大的信心。”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周口市把春耕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做到疫情防控不减压、脱贫攻坚不松劲、春耕生产不误农时,坚决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
【连线周口演播室】疫情期间,周口市还积极组织、有序推动重点项目实现复工复产。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我省“四水同治”的重大水利项目,连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周口市境内的工程实现全面复工。
片四:周口: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实现复工
位于鹿邑县的引江济淮工程施工现场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紧张施工,
中国水电十一局第五分局副局长兼引江济淮河南段项目经理董党说:“目前清水河河道及试量泵站、试量水库主体工程已复工建设,其它施工作业面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鹿邑县境内的引江济淮工程标段是整个河南段工程量最大的一段,该标段已于2月24号复工,所有建设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人员登记、排查与工地现场消毒、检疫等防控措施,切实保障工程复工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安全。
董党说:“项目部将继续扛起央企责任、经受考验,坚决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进场复工“两不误”。”
位于郸城县南丰镇十字河村东侧的袁桥泵站,是引江济淮工程江水入豫的第一个控制性工程,目前,该工程也顺利实现了复工。
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副局长高建涛说:“进场施工机械20台套,人员40多人。袁桥泵站正在进行基础开挖工作,施工进度已经完成了20%。”
疫情期间,为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当地政府还组织专人专班,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所需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供应。
郸城县水利局局长孙光胜表示:“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当好项目复工复产的‘服务员’‘保障员’‘监督员’,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高建涛表示:“我们下一阶段将从几个方面来赶超进度,一是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二是加大人员机械、物资、材料、资金的投入,倒排工期加班加点,确保完成汛前和年度目标任务。”
据介绍,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建成后将惠及周口、商丘两市九县区。到2030年工程可向周口、商丘地区供水5亿立方米,2040年可供水6.34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豫东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等问题。
【周口演播室】疫情期间,周口市各级人大代表也积极投身战“疫”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
片五: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捐赠600万元农资助力春耕生产
3月5号上午,由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河南省老区建设基金会联合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党永富开展的“抗疫情,保春耕”捐赠活动在西华县举行,为当地捐赠了价值300万元的高分子有机水溶肥料,助力春耕生产。
村民刘功顺说:“因为疫情化肥没有追上,现在给我们捐赠的肥料,挽救过来,确保今年的小麦高产。”
西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郭庆说:“这批捐赠物资正适合当前麦田管理,促进麦苗的生长,我们农业农村局将尽快地组织人员,将捐赠的水溶肥分发到十个乡镇的贫困村的老百姓手中。”
党永富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土壤治理,因为见人就讲土,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土代表”。 这些年,他研发多项修复土壤的新技术,使全国各地2000多万亩退化、污染的土地重获生机。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麦田错过了追肥时节,党永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发挥自身优势为抗疫情、保春耕提供帮助,他组织自己的企业复工复产,全力生产高分子有机水溶肥料,并将价值600万的产品捐赠给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河南省老区建设基金会。这批农资目前已经分别捐赠给了既是革命老区县又是粮食生产大县的西华、唐河、确山、鲁山四县。
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说:“我们捐赠的产品可以喷洒20万亩小麦,来挽回小麦在疫情中误农时的损失,在农田提升地力,保障后期营养供应。”
河南省老区建设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张正说:“西华县这一次就捐出了300万,另外三个县每个县是100万,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些物资快速到位,确保春耕复耕,追肥的需要,为我们河南省今年的夏粮生产作出贡献。”
【周口主持人】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周口一直在行动,让我们一起期待战“疫”胜利的那天。好的,主持人,周口的情况就是这些,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郑州演播室。
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博越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