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前线,周口这个医生两次护送重症患者!患病的他硬是把输尿管结石“蹦”了出来!

2020-02-07 10:44:4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周口网讯:“右肾N 12×10mm,输尿管末端6mm×2mm,扁长结石,左肾N 10mm”,这是一个写在卫生纸上的泌尿系超声检查,是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凌耿飞的。此次疫情发生前,35岁

周口网讯:“右肾N 12×10mm,输尿管末端6mm×2mm,扁长结石,左肾N 10mm”,这是一个写在卫生纸上的泌尿系超声检查,是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凌耿飞的。

此次疫情发生前,35岁的凌耿飞正在郸城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工作。周口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后,他被医院紧急召回,并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救治第一梯队的成员,于1月21日进驻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参与救治确诊患者。至2月5日,除了两次向上级医院转送重症患者,一次回本院做超声检查外,他还没有离开过。

转运传染病重症患者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对急救车、转运人员、转运环境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别考验随车医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第一例是2月2日转运的,患者存在呼吸衰竭、明显喘息状态。还好,两个小时的转运安全顺畅。”凌耿飞回忆,“第二例要凶险的多。这是2月3日从县医院转诊上来的一个重症患者,年龄大,血糖高,既往有慢性肺病基础和慢性心脏病基础,还曾经做过心脏冠脉搭桥手术,身体基础条件太差,治疗难度极大。2月4日晚,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不稳定,血氧饱和度下降到60%,在五院值班的我和我们医院感染科主任董宇,立刻向医院领导汇报病情,并请示尽快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我们医院的院长于彦章、副院长吕燕平、医务科科长毛国璋、呼吸重症医学科主任闫登峰、主治医师姜树志第一时间赶到,同五院专家进行会诊,决定给予有创操作,最终让患者病情得到很大改善,为下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和机会。2月5日,考虑到患者依然处于重症状态,我们决定将其转送至上级医院。因为患者喘息明显,无创呼吸机耐受程度不太理想,我们在负压救护车上还配备了储氧面罩、便携式有创呼吸机。考虑到在救护车上要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急情况,我们就提前安装好插管用的喉镜和管子,做好了充足准备。因为护目镜里起雾影响视线,转运的两个小时里,我的眼睛睁得很大,流着泪盯着监护仪,时不时叫醒患者,询问感受,最终顺利将患者送至上级医院。过程真的很紧张。”

对待患者,凌耿飞高度负责、尽心尽力。但对待自己,他就有点不负责任了。1月29日大年初五上午,凌耿飞结束24小时值班正准备洗澡时,突然感觉右边腹部疼痛,有尿频尿急的感觉,去卫生间小便发现是血尿。“当时我给自己的诊断是输尿管结石。”凌耿飞匆匆洗了澡,赶紧狂喝水,然后忍着疼痛,开始使劲跳。“我当时想的就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倒下,特别是不能被这样的小毛病打倒。”凌耿飞笑着说,最终,他硬是把这个困扰他三天的石头给“蹦”了出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一线没有让凌耿飞害怕,反而让他觉得兴奋和骄傲。面对一位亲戚“你们医院就你一个医生吗”的反问时,凌耿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我们医院有很多能够胜任的医生,但把我列入第一梯队,说明医院对我工作的肯定,我应该骄傲。第二,我是呼吸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病毒主要针对的就是呼吸系统,我的专业最对口,我义不容辞。第三,我是一名年轻的男性,冲锋陷阵理当奋不顾身。”

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李栋

通讯员 郭永伟

编辑:王涛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