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事实新答卷】康复救助为残疾儿童托起希望

2020-01-20 09:30:3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周口网讯 2019年,省委、省政府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到河南省民生实事当中。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使残疾儿童家庭获

周口网讯 2019年,省委、省政府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到河南省民生实事当中。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今年3岁的糖糖因为早产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在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经过三个多月的康复,糖糖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糖糖的妈妈告诉记者:“从最初来的时候,孩子基本上不能走路,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孩子能独立的行走,而且蹲站自如。”

虽然孩子进步明显,但长期康复训练的费用问题却一直萦绕在糖糖妈妈的心头。不过了解到具体的报销补贴制度后,糖糖妈妈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糖糖的妈妈高兴的说:“原本三个月是两万多,报销完之后也就2000多块钱。要是两万多对于我们工薪阶层来说,确实很难接受。”

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详细规定了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具体事项,建立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根据规定,人工耳蜗植入、肢体矫治手术在多重医保报销之后,一次性给予12000元和17200元补助。而康复训练也纳入到康复救助的范围之内,视力残疾儿童每人每年有1000元训练补助,听力、言语、肢体、智力以及孤独症残疾儿童,每人每年可以享受最多16000元训练补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解决了长期康复的费用问题,家长们康复的热情和积极性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在项城市中医院,一大早就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进行康复。

项城市中医院儿科主任靳东梅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就20多个孩子,残联政策执行后,我们有50多个孩子,孩子的数量明显在增加。另外,他们治疗的周期也在明显的延长。”

靳主任告诉记者,随着孩子康复治疗周期的延长以及康复连贯性的增强,孩子的康复效果自然也是越来越好,家长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在以往,虽然残联也有各类康复训练项目,但康复项目往往受到名额、地点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惠及全部有康复需求的孩子。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立之后,从原本的项目性康复转变成制度性康复,没有了项目名额的限制,实现了残疾儿童的应救尽救。

市残联副理事长郭良卿表示:“2018年的康复项目,周口只有740多个指标。2019年制度性安排了之后,截止到现在已经有2451名各类残疾儿童在各个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

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责编 锦勤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