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创建文明城市】体育为城市文明增添健康活力

2020-10-13 11:42:1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奋战之年”,市教体部门紧扣创城主旋律,积极将“体育因子”注入创城中,完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本台讯: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奋战之年”,市教体部门紧扣创城主旋律,积极将“体育因子”注入创城中,完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等方式,为我市创文增添源源不断的健康活力。

我市结合“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陆续开展了乒乓球、门球等群众体育项目,设立健步走、健身气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扎实有效助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抖空竹爱好者张治河说:“抖空竹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身体比较好,特别是中老年人,能够预防颈椎病,最主要的是开心、快乐。”

市健身气功协会会长史克锋:“健身气功是国家体育总局面向社会推广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成立健身气功协会,就是通过练习,推广普及这一运动,提高市民健身意识,提高城市品位,助推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使全民健身更加深入社会,深入民众,深入家庭,为我市创文增添新亮点,新动力。”

体育健身与市民的健康生活密不可分,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市全民健身从百姓需要出发,结出了累累硕果。全市每年举办市级及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次数201次,中华龙舟大赛、慈善马拉松、元旦长跑等比赛,打造了一批周口品牌赛事,扩大了体育人口,有力的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迸发出青春般的朝气与活力。

跑步爱好者朱俊伟说:“我参加了两届周马赛事,也参加了两次沈丘半马,觉得在这个比赛中,我体验了奔跑的快乐。”

与此同时,周口市的体育场馆建设飞速进步,2016年以来,全市财政投资20.3亿元(含体彩公益金)进行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市所有县市已先后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基本建成了二场三馆,进一步满足全市全民健身活动所需。

市体育中心副主任张亮说:“市体育中心按照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的开放要求,场馆设施全部对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使群众能够走进来健身锻炼,也普及了各项群众体育项目。同时,我们利用附属设施和室内外闲置场地,开展多种商业活动,2019年全年经营收入达400多万元,体育产业创收再创新高,既增加了场馆运营收入,也减轻了我市财政负担。”

体育场馆设施越来越好,体育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全民健身动起来,我市的群众体育事业也变的越来越精彩。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市教体局副局长王宏伟告诉记者:“截止目前,我市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了全覆盖,行政村农民健身设施达到百分之95以上,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全市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达4300多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2.15万人,经常参加全民建设活动的人数持续增加,现在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54以上。”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积极发挥政策导向,引导体育资源下沉。越来越多设施完备的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为市民体育锻炼提供了便利,激发他们走出家门乐享体育健身的热情。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像科学健身指导、群众体育赛事、体育志愿服务、科学健身讲堂等活动,在全市形成崇尚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浓厚氛围,让更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促进我市创文工作。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杨宇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