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网讯(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陈家辉 通讯员 王青俊 高一麟)“以前家里穷,我18岁就外出打工了。去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我在家里开了一家棉拖鞋加工厂,一年收入了10万多元,一下子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20年1月19日,太康县大许寨镇吴敬西村贫困户徐继伟告诉记者。
在大许寨镇,像徐继伟这样回乡创业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大许寨镇坚持扶智扶志,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产业,多渠道帮助村民脱贫增收。全镇人民的生活条件,正一天天好起来。
种植羊肚菌、鸡枞菌,让群众稳定增收
1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太康县华瑞农牧食用菌扶贫基地,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对羊肚菌、鸡枞菌进行整理、修剪。
“我盖了12个恒温菌棚,6000多平方米,主要培育羊肚菌、鸡枞菌菌种,12个大棚一年能收入100多万元。”华瑞农牧食用菌扶贫基地负责人宋家瑞表示,“像这些鸡枞菌在市场上不愁卖,全部都销售到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今年39岁的宋家瑞毕业于郑州牧专,毕业后,靠培育青年鸡苗、培育羊肚菌、鸡枞菌菌种发家致富,2017年,在大许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在大许寨镇成立食用菌公司,通过提高羊肚菌、鸡枞菌附加值等方式,带领当地100多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宋家瑞告诉记者,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公司还把羊肚菌、鸡枞菌菌种培育与精准扶贫衔接起来,与种植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对贫困户种植的羊肚菌和鸡枞菌按照不低于市场价格回收。
充实村级人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1月19日,记者在大许寨镇洪山庙行政村一精密机械加工车间看到,工厂内摆满了各种精密零器件。
该公司负责人王春光告诉记者,“这些零器件全都是给可口可乐、康师傅、今麦郎等公司加工的。”
今年32岁的王春光,几年前,高中毕业后,为减轻家里负担,他选择到技校学习磨具专业,毕业后到北京打工。工作中,他刻苦好学,很快掌握了一手车床加工技术,并结识了一些公司老板。
2018年,大许寨镇党委书记白伟杰拨通了他的电话,向王春光介绍了家乡的创业环境,征求他回乡创业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在大许寨镇党委政府和洪山庙村委的牵线下,随后,王春光回乡创办了这个精密机械加工扶贫工厂,先期招收了12名学徒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
当年,镇党委又将王春光吸收到村两委班子。这下,王春光的干劲更足了。“下一步,我准备在村里投资建设一些蔬菜温室大棚,免费让村民种植,我负责提供技咨询服务和管理,村民只管采摘就行了。”
农村要想富,全靠党支部;农村要脱贫,党建要先行。对此,几年来,大许寨镇出台多项优惠措施,先后吸引了20多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并全部充实到村委班子队伍。
“下一步,我们大许寨镇要进一步加大“智志双扶”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回大许寨投资创业,助力大许寨脱贫攻坚和农民持续增收。”大许寨镇党委书记白伟杰说。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