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商水王氏秸秆画:行走在秸秆上的艺术奇葩

2021-02-07 18:41:2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秸秆能做什么?焚烧还是当饲料?在商水县的王春梅手里,这些稀松平常的原料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她大胆创新,不断赋予秸秆画新的生命,使得这一古老传统手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王春梅是商水王氏秸秆画的第五代

本台讯 秸秆能做什么?焚烧还是当饲料?在商水县的王春梅手里,这些稀松平常的原料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她大胆创新,不断赋予秸秆画新的生命,使得这一古老传统手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王春梅是商水王氏秸秆画的第五代传承人,在她的家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秸秆画作品,这些作品层次分明,加上秸秆本身如金属般闪耀的光泽,使画中的人物、动物、花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王春梅告诉记者说:“没有接触的人会说秸秆怎么能作画呢,但是让我说是比较容易学的,无论男女老少,有没有绘画基础的人都可以学会。在咱们这,小麦秸秆是做秸秆画最优质的材料,咱这有一望无际的麦田,夏天有玉米杆,并且年复一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原料是比较丰富。”

秸秆画古朴自然,高贵典雅,其制作工序非常复杂,且全凭手工完成,其工序需经过选料、浸泡、熏蒸、漂洗、染色、剖开整平、熏烫拼接后,充分利用秸秆本身的纹理和质地,结合颜色、温度的变化,将画面立体呈现出来。王春梅的秸秆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几年,她结合时代主题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

“当时文博会初创的时候国家提倡一带一路,我做了一个《一带一路》,并且根据咱周口的文化,我又做了《老子》和《女娲》,今年又宣传黄河文化,我又做了一个《黄河精神源远流长》,今年疫情中间,尤其是卫生战线上的英雄人物我也非常感动,我又根据各个时间点做了一系列的战疫的作品,并且有三幅被咱博物馆收藏,到全省巡展。”王春梅说。

商水王氏秸秆画大胆吸收水墨画、工笔画、年画等诸多艺术形式的手法,呈现出古朴典雅的艺术格调,其作品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较高的欣赏、收藏价值。如今,王春梅的秸秆画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并于2017年入选周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想着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不只是走向全国,也走出国门,我在原来画的基础上再发展再研究,在我有生之年多教几个徒弟,让秸秆画能多一份传承。”王春梅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玉新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