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水:以产业发展提升脱贫成效

2020-08-21 18:10:45 来源: 学习强国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欧帅袜业年产各类袜子2000多万双,安排近百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村民10多个,不仅增加了企业收入,还使全村迅速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2020年8月19日,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谭庄镇三李村村民

本台讯:“欧帅袜业年产各类袜子2000多万双,安排近百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村民10多个,不仅增加了企业收入,还使全村迅速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2020年8月19日,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谭庄镇三李村村民李自业在村头制袜扶贫车间边查看生产线边对记者说。

像欧帅袜业一样,商水县已经有各类规模以上带贫企业300多家。商水县坚持把发展扶贫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提升脱贫质量的工作重点,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

打造主导产业。该县大力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巧媳妇”工程,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形成服装服饰、渔网编织、无纺布制品三大主导产业,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企业、加工点达635家,实现了商水县所有行政村“巧媳妇”工程全覆盖,从业人员达12万人 ,年创产值50亿元以上,带动2万多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尤其是“渔网编织”产业项目,商水县加工站点有336个和7万多名从业人员,其中贫困群众1万多人,成为脱贫的兜底产业。2019年4月,商水县“巧媳妇”工程产业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和人民日报社评为中国“产业扶贫”优秀案例。

8月19日,商水县巴村镇利杰玩具有限公司车间内,女工张雨飞正在缝制玩具。高洪驰 摄

发展特色农业。商水县建成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农田96.5万亩,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701家,流转土地32万亩,其中流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2.6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714户增收2600万元。发展特色种植业。商水县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1个,无籽西瓜种植面积3200亩,辣椒种植面积11500亩,涉及贫困户3578户,户年均增收3500元。

培育健康养殖业。该县突出排污管网建设、养殖设施改造,推进生态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5%以上。商水县生猪存栏47.9万头,年出栏30.6万头;羊存栏16.7万只,年出栏10.9万只,生态养殖带动贫困户2145户增收800万元。该县与牧原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注入资金发展养殖产业,收益资金纳入非贫困村集体经济二次分配,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为创新扶持模式,拉长产业扶贫链条,该县采取“公司+订单+定点+农户”的生产加工经营模式,引导企业将贫困家庭劳动力安排到产业组织和产业链中,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该县结合产业优势,推行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示范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帮扶、电商扶贫八种产业带贫模式。该县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指导选择不同的发展项目。35岁以下的青年妇女,以技术含量较高的服装鞋业、针织纺织加工业为主;35岁至50岁的中年妇女以技术含量一般的无纺布制品、箱包加工和种植、养殖为主;50岁以上的以技术含量较低的渔网编织、玩具加工为主,确保了贫困群众充分就业。

商水县实施产业扶贫,让不同年龄、不同技能、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均能在家门口就业,重塑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