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乡村产业发展思路,淮阳区黄集乡后家行政村成功引进羊肚菌种植项目,走高效种植之路。
三月中下旬,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正适合羊肚菌快速生长。日前,在淮阳区黄集乡后家行政村李俊华的大棚内,也正是羊肚菌大量采收的时候。
淮阳区黄集乡后家村羊肚菌种植户李俊华说:“这个棚有8分地,一年种一次,种四个月都结束了,能产两茬儿,头一茬产到1200斤,加上二茬产个三四百斤,八分地的棚可以产到一千五六百斤左右湿菇。按现在的行情的话是湿菇卖到60块钱斤。”
去年秋收以后,李俊华流转了村里的20亩土地,搭建了19个大棚,忙的时候每天要雇用村里10多名劳动力。由于羊肚菌人工种植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稀缺,加上羊肚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价格高、不愁销路。
淮阳区黄集乡后家村羊肚菌种植户李俊华说:“一个棚大概能收入七万块钱左右,效益不错,销售不愁。”
按照“一村一品”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去年,后家行政村流转本村土地52亩,争取财政项目资金,建大型日光温室18个,让羊肚菌种植在后家村安家落户。
淮阳区黄集乡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彬说:“按照“一村一品”的乡村振兴的要求,村两委多次外出学习考察,选定了羊肚菌高效种植项目,通过一年来的种植的效益非常可观,亩收入了8万元左右。”
目前,后家村70多亩羊肚菌种植,总收入达600多万元。今年,后家村将进一步壮大生产规模,让羊肚菌种植惠及更多农户。
淮阳区黄集乡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彬说:“今年已经与后家村20多户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下一步,将后家村打造成200多亩地、150棚左右的种植面积,形成后家村的一个产业优势。”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峰 通讯员 阮淮凤 韩功勋 牛洪强
编辑:马腾飞